第456章兩個黃鸝鳴翠柳
往後的幾天,日子恢複了以往的平靜。
手邊沒有什麼需要忙活的事情,張安就打算將還沒有做好的嬰兒學步車製作完成。
因為是周六,所以蘇穎不用去學校,這會兒她在門口,坐在一把軟椅上。
雙腿上放著一個小篩子,裡麵裝著各色的毛線球。
她手裡拿著幾根張安用竹子給她削好的織針,正在織著毛衣。
最近一段時間,她跟彆人學會如何織毛衣以後,對這個事情就非常入迷。
如此男耕女織的場景,在農閒時節的小山村裡,是極為常見的畫麵,平淡和諧且富有生活氣息。
“張安,你來幫我看看拐角的這幾針怎麼打進去。”
沒錯,每次遇到針腳打不進的時候,或者打的不好看的情況,蘇穎第一時間就使喚起了自家老公。
因為前些天她剛開始學織毛衣的時候,偶然發現她的男人在織毛衣這上麵,竟然比她學的還快。
以往的時候她遇到問題都會找自家婆婆,可現在她不找王芳了,專門盯著張安喊。
而張安,被她問了幾次以後,從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家夥,變成了一個打毛線的行家。
“這裡都織好了,把針鎖上再織過去就好了。”
張安停下手裡的活兒過來看了一眼,就找到了問題。
“我說媳婦,你這毛衣織的是不是太早了。”
“不早了,你看咱們的孩子沒幾個月就要出生了,等滿月的時候正好是進入冬天,到時候肯定能用的上。”
沒錯,這毛衣是蘇穎給自己還沒出生的孩子織的,在她母性的光輝泛濫的時候,連張安都要靠邊站。
“可是伱這衣服織的是不是小了點,孩子出生以後,基本上一個月變一個樣子,我怎麼覺得那時候可能會穿不上呢。”
小孩子的衣服最是麻煩,因為長的比較快,哪怕再合身的衣服,過段時間就穿不上了。
但這玩意兒又不能缺著,所以很多人給孩子準備衣服的時候,都會特意大上一號。
尤其是農村,很多人看到農村小孩穿的衣服都不合身,其實那都是故意買大的,這樣就能多穿幾年。
“你既然知道,那一開始為什麼不提醒我呢,這下子又要重新拆了。”
蘇穎瞪著張安,把所有的過錯都甩到他的身上。
“沒事,反正你也不熟悉,多拆兩遍不就熟練了,正好多練練嘛。”
張安沒有開口狡辯,這種時候不需要講道理,說什麼都是錯的。
媳婦覺得你錯了,那你就是錯了,要是開口狡辯,那就更是錯上加錯。
反正少說兩句,也吃不了什麼虧,還能避免很多事,這是張安最近從老爹張建國身上學到的。
“小安叔小安叔,你瞧我給你帶什麼來了。”
這時候,二娃拽著一條尼龍口袋風風火火的跑進院子裡,手裡還死死的捏緊口袋的口子。
而二娃的身後,就是在學校被嚴加管教了一個星期,到了周六以後,滿血恢複的毛孩子呢。
隻是一會會,張安家院子裡全都擠滿了小小的腦袋。
“哦?那我得好好瞅瞅,你們給我帶來什麼驚喜了。”
張安沒有讓二娃他們這群孩子失望,臉上露出非常好奇的表情,伸手就想打開的口袋看看。
“小安叔,你隻能打開一點點就夠了,開太大了它們就跑了。”
看到張安要一下子打開尼龍口袋,二娃就急起來了,趕緊兩隻手把
因為他急匆匆的動作,口袋裡傳來一陣“噗呲噗呲”的聲音。
“好好好,我捏著看,不全部打開。”
聽到裡麵的聲音,張安已經知道裡麵裝的肯定是什麼動物。
因為這群淘氣的毛孩子,平時沒事的時候,就喜歡爬到樹上,不是掏鬆鼠窩,就是掏鳥窩。
果然不出張安所料,從打開一點的口子往口袋裡麵看去,發現兩道鮮黃色的身影,是兩隻鳥兒。
這玩意兒一身鮮豔的黃毛,而眼睛邊上則是一圈黑羽,仿佛是一副天生的墨鏡。
“我去,你們在哪裡抓的這玩意兒啊,還抓了兩隻,這是一對吧。”
張安有些吃驚,因為這就是專門鳴翠柳的那玩意兒,人家大號叫做黃鸝,也叫黃鶯,很好聽的名字。
不過因為長了一身黃毛,所以張安他們這裡管它們叫做黃雀兒,但不是黃雀在後的那個黃雀。
彆看它們身形不大,但這玩意兒一般不容易捉到,哪怕是徒手抓鳥的小孩哥都不行。
因為黃雀兒這玩意兒膽子都很小,一般都把窩搭在樹梢頂部的枝葉裡麵,平時最多聽到它們大概在什麼地方,不可能看的見。
即便找到了黃雀兒的窩,除非下網,要不然想靠掏鳥窩把它們拿下來是絕對不可能,所以小孩子們真的逮不住這玩意兒。
張安以前還小的時候,就跟周洋兩人爬樹試過,最多掏一窩鳥蛋。
而這會兒,二娃他們不單單抓到了,而且還抓了倆,這就厲害壞了。
“小安叔你以前不是說過想抓一窩黃雀兒嘛,今年我家樹林裡就來了一窩,我都盯了它們很久了,隻是以前一直沒抓到,昨天趁我爸不在家,把他那張大網給偷出去了,然後就抓到了。”
看到張安對他們表示了肯定,張二娃臉上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情,跟張安說著抓鳥的過程。
每次在張安的麵前,他們這群毛孩子傾訴的**都會大增,因為張安他們長輩裡麵唯一會聽他們說話的人。
二娃越說越興奮,最後又從褲兜裡麵掏了個鳥窩出來,裡麵赫然放著幾個鳥蛋。
“小安叔你看,這黃雀兒窩我也給弄下來了,裡麵還有好幾個雀兒蛋呢,估計是剛下的,還熱乎呢。”
原來二娃這家夥是趁人家下蛋的時候搞了個偷襲,把人家一網打儘的。
張安一聽這話,臉上變得哭笑不得,感情這還是他指使的。
他這會兒想起來了,去年有一次從老丈人家裡回來的,他就找了二娃問了哪裡有黃雀兒窩的事情。
因為那一次他發現自家老丈人對樓下養鳥的那位大爺非常羨慕,所以就想著給蘇紹文搞一對黃雀或者畫眉。
黃鸝和畫眉,都是山裡常見的鳥兒,後世數量可能少一些,不能隨便亂抓。
可是現在不同,這玩意兒的數量可以說是有些泛濫了。
本地常說的一句口水話叫做,一個黃鸝鳴配偶兩個黃鸝鳴翠柳三個黃鸝必飛走四個黃鸝可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