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河真不小,大隊長這河叫什麼河?”文驍問。
“這是安河,一直以來都守這一方百姓的安危,護這一方百姓的周全。
李建國又指了指大山“你們看到這山有什麼感覺?”
“連綿不絕,疊影重重。”文文接口。
另兩人點點頭,形容精辟,李家灣的山不是群山峻嶺,但絕對是疊影重重。
李建國點點頭,不愧是有文化的“這山就叫"千層影"。”
“李家灣的河、山名字都起得好。”文文讚歎。
李建國哈哈一笑“這以後也是你們的李家灣了,你們的戶籍已經辦下來了。”
下鄉知青,戶籍要跟著人遷出,知青在哪裡下鄉就落戶到哪裡。
“辛苦大隊長了。”宇勳廷道謝。
李建國擺擺手“你們的棚子什麼時候搭,昨天已經申報通過了。”
“明天開始吧,早點弄好了安心,人就麻煩大隊長喊了。”宇勳廷道。
文文心想,這辦事速度杠杠的,大隊長就怕她改變主意。
“大隊長,村裡有木工嗎?我想做些凳子桌子。”沒有桌椅吃飯都靠蹲。
“有的,明天讓他去找你們。”
來了這幾個知青,村民的生活都豐富了,如果都是這樣的,多來些都無所謂了,李建國想。
“村裡工錢一般是怎麼樣算的?”宇勳廷問。
“供飯嗎?“李建國問。
文文搖頭,自家都沒糧了,怎麼供飯。
“供飯的話一般是六角錢一天。”李建國說。
宇勳廷跟文文對視一眼。
文文對李建國說“大隊長,我們不供飯,每天給一塊錢,但是進度要快一點。”
李建國一聽哪有不同意的,本來他以為最多就給八角錢,現在文知青給一塊錢,多兩角錢,都可以買半斤大米了。
現在肉八角錢一斤,做一工可以買一斤多肉吃了。
李建國笑嗬嗬的“你們打算喊幾個人?”
“我們都不懂,大隊長你安排就好。”宇勳廷道。
事情說好了,就各忙各的去了。
第二天
天才剛蒙蒙亮做工的村民就來了,一共來了五個人,每個人都帶著工具跟材料。
宇勳廷文驍都出來跟來做工的村民打招呼。
木工也來了,文文跟他講做一張桌子、八張凳子、兩個炕櫃、兩個炕桌、一個廚櫃。
做好了再結錢,交貨肯定是越快越好。
這次文文留守看家,三個男的上山砍柴火去了。
文驍又抓了一把大米,文文看得心疼,沒剩多少大米了,但為了能吃上野雞肉她忍了,舍不得大米套不到野雞。
隻是這次大米有去無回,大米野雞吃了,野雞也跑了。
文驍沒捉到野雞有點氣餒,宇勳廷安慰他“等事情都忙完了,我教你挖陷阱,說不定還能捉到野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