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勳廷扶著激動的老爺子“爺爺,你不要急,這事沒那麼簡單的,現在時局又不穩定。”他們是想著老百姓,但現在老鼠屎太多了。
李建國看到他們爺孫倆這樣,大概也想到一些,他說“這樣吧,就先不挖了,等來年再說吧。”
文文也讚同“現在數量也夠多了,留著也好,明年彆的山頭要種也要留種。”她頓了頓“其實現在的畝產是不能做為真實數據的,現在有這樣的畝產量,是因為好多年沒有人挖,所以才這麼高產。
其實木薯是熱帶地區的植物,並不適合北方的天氣,我也搞不懂李家灣怎麼會有木薯。
如果明年種植,畝產量能達到1000斤就算不錯了。”文文要解釋清楚,不能讓他們以為北方有那麼高產,其實現在的北方能不能種活都是問題,畢竟不是李家灣。
“有1000斤的畝產量已經很不錯了。”老村長滿意。
“就是說,南方還是會有高產量是嗎?”宇柏天問。
文文點點頭“應該問題不大,木薯畢竟適合南方的天氣。”
“這就好,這就好。”宇柏天喃喃自語。
文文看著宇柏天,這就是一心為民的老革命家,自己都身陷囹圄,但還是心係百姓。
“我們現在還有事情要解決的,村裡隻有一個石磨肯定是不夠用的,還有就是曬粉的場地不能有沙子,曬好後用什麼來盛放保存,這些都是要解決的問題。”文文覺得自己真的是夠操心的。
李建國聽了覺得是自己沒有考慮到的“前麵的還好,就是曬好後要保存好這一點難辦。”那麼多木薯粉,用什麼來裝呢。
“我覺得讓木匠做一些大木桶,很大的那種。”文文用手比劃了一下,比泡澡桶還大“裡麵用油紙或油布隔一層,油紙或油布一定要大,把桶裡的木薯粉都包裹住,再蓋上蓋子。”
李建國聽完一拍手“對呀,這真的是一個好辦法,小文知青懂得真多,畢竟是文化人啊!”
這時宇勳廷想到一個問題“這木薯產量是高,就是出粉率不知道怎麼樣。”剛剛文文提到出粉率。
文文心想問到點子上了“沒錯,木薯關鍵還是木薯粉,木薯產量再高,出粉率低的話也是白搭。
但是我那天洗粉就發現了,咱們李家灣的木薯出粉率應該會有一半,最好的木薯出粉率是在80左右,最低的就說不好了。”
文文在想,如果用李家灣的木薯留種,最低也有一半的出粉率。
宇勳廷也跟文文想法一樣的。
“這就是高產啊,現在一畝地產兩百多斤小麥,小麥出粉還不到七成,一畝還收不到兩百斤麵。”老村長一換算就更高興了,以後村民就能吃飽飯了。
文文摸摸鼻子,她還真沒想到現在的糧食畝產量這麼低,難怪木薯的產量都把他們嚇懵了。
“小文知青,木薯還要泡幾天能磨粉?”李建國問。
“還有兩天就能磨粉了,”文文看向文驍“四哥,那另外放的一百斤,你明天要仔細看著,先看看這一百斤的出粉率。”
文驍趕忙應是,他覺得現在小妹不得了,把事情跟人都安排得妥妥的。
喜歡穿越六零恰嫩草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六零恰嫩草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