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五講四美。
即講文明,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語言美,心靈美,行為美,環境美。注資料來自百度
它是符合北涼的傳統文明和精神文明的。
是禮教發展了數千年後,向好的一方麵的縮影。
這樣的倡導,在現代已經好多年沒有被提及了,反而去約束什麼人必須要陽剛,批判娘炮。
似乎,給人一種對外貌的約束,超過了對心靈的約束、
就像是回到了以前,非要讓安靜性格的小孩,變得陽光,非要讓不擅長交際的小孩,強迫進行交際,這樣的結果,不過是為了滿足大人自以為是的美好,而忽略了對小孩造成的陰影。
莫少珩將素質教育中的五講四美寫成了文章,其中又引用了先賢文章來印證每一個點。
等交到祭酒手上的時候,祭酒的手都有點抖。
先賢的思想,引導著精神的文明,自然是好的。
有的思想也十分的唯美。
但它也是一種思想的概括,有時候雖然讓人理解了,但卻不知道在現實中該怎麼做,才能弘揚先賢的美德。
莫少珩寫的這個五講四美,就像是將先賢的思想具體化了一般,讓人有了方向。
莫少珩手上看似簡單的一篇文章,它卻是幾千年文明發展的濃縮。
自然,字裡行間都有一種震懾靈魂之感。
加上莫少珩的文章,本就花團錦秀得厲害,看得人精神蕩漾。
老祭酒,乾脆讓人將莫少珩的文章貼了出來,讓人觀看。
莫少珩“”
這就有點讓人羞恥了。
不過,該乾的事情,依舊得乾。
第二天。
國子監和義務教育的學舍的學生。
放了學並沒有直接回家,而是拿著掃帚開始去掃大街了。
涼京百姓“”
看著被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的街道“”
古時候,對於城市的文創建設,可沒有現代那麼厲害。
往往街道上,隨處可見臟亂差,街道其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
莫少珩就有很多次差點沒忍住。
正好通過這些學生,倡導一下文明建設。
涼京的商品,現在是多了不少,但精神文明上麵,還是欠缺了一些,他也抓一抓,讓涼京變成這個時代的燈塔。
精神文明這種東西,若是沒有人引導,其實是很難有所突破的,比物質還難。
百姓不由得問道,“你們不回家乾活,怎麼跑出來掃大街”
一群學生回答道“我們私塾在搞素質教育。”
“大街是我涼京的公共基礎設施,我們掃乾淨了,自己也會走在上麵,也方便了大家走。”
“美化了城池,美化了心靈。”
小孩子一本正經的說這些的時候,和大人的虛假敷衍是完全不同的,能看得出來,他們真的將此事當一回事。
這也是莫少珩為什麼搞義務教育,專門鎖定小孩子的其中一個原因。
他們是最好雕琢的白紙。
像大人,哪怕你將道理講得再清楚,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已經定性了,根本改不過來。
而小孩子不同,認真,且擁有一顆大人沒有的赤子之心。
或許在大人眼中,這些小孩這麼認真的說這些,感覺有些可笑,甚至這些小孩長大了,回憶起他們現在的行為,也會感覺到一點羞澀。
但正是因為有現在的這些行為,才有了他們長大後,心中道德的準則,和文明的種子。
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的孩子,不說百分比,但絕大多數比什麼都不懂的人,更懂禮貌,更知道尊重人,也更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幫著百姓掃大街,體現了五講四美中的講文明講衛生。
然後,還有一部分學生,開始幫涼京的孤寡老人提水去了。
小小的年齡,力氣都不夠大,從壓水井中壓出水,兩兩抬著,路上難免淌出來了一路的水痕,將孤寡老人的水缸裝得滿滿的。
還有,買東西的時候,時常能看到,一群小孩,乖巧的排著隊伍。
以前,涼京的人也會排隊,但更大一部分人,是憑著誰力氣大,誰氣勢更盛誰就能擠到最前麵,還為此洋洋得意。
擠得混亂無比,大熱天的,人擠人,看上去都難受,關鍵是這麼擠,還不是得花差不多的時間才能買到東西。
靜下心來排隊,不好麼
當然,這種行為在現代,都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觸目驚心,也是通過好長一段時間的規範,才變得文明了起來。
現在看著一群小孩子在排隊,還說什麼插隊不文明,沒有素質,愣是將一群還在亂擠亂插位置的大人,聽得臉皮臊得慌。
心裡也古怪得很,怎麼感覺突然間,他們涼京的小孩有些不一樣了
甚至連豆子都感覺到了其中的不同。
有一次,他和羅招娣去送貨,手上的貨箱稍微重了一些。
愣是有小學生跑過來幫著他提。
豆子都在感概,他們涼京的小孩也太乖了,不過他也知道為什麼,因為他們的先生,也在給他們講素質教育。
這是五講四美中的講秩序和講道德。
“我們是北涼最美的少年。”
現在走在涼京的街道上,隨處可見學生們的這些行為,他們充滿了活力,自信而神采飛揚。
涼京的新氣象新麵貌,讓人為之耳目一新。
涼京之變,可不僅僅是變得繁榮了一些。
它注定舉世矚目。
在現代,建國初期,也是因為搞文明建設後,人們的思想水平和文明素質才走上了一個新台階。
或許很多人都不清楚,以前,在國外的報紙上,國民是如何的不堪,如何的被人看不起。
那個時期,多少會有一點自卑,總覺得國外的月亮比國內的圓。
這種想法是時代造成的,但你看國內生活水平和文明建設起來後,還有沒有人這麼想,自信源自與生活。
此時,莫少珩正在金殿上。
這些學生這麼努力的搞文明建設,在他看來,朝廷怎麼能夠不跟上腳步。
“啟稟聖人,我涼京最近風氣向好,禮樂盛行。”
“走在大街上,都感覺乾淨了不少,百姓也和善了不少。”
眾人也不由得點點頭。
這種感覺,他們也感覺十分的明顯。
連大街上肉眼能看到的垃圾都少了很多,隨處可見的小學生,成了涼京最漂亮的風景線。
莫少珩繼續道,“但學生們辛苦掃乾淨的大街,卻很難維持半天的時間。”
眾人“”
這就有些羞恥了。
作為大人,還不如一群小孩,沒有起到以身作則的作用。
但大人的習慣已經養成,手上有一點垃圾,隨手仍在地上,也已經成了常事。
約束起來,可就不像小孩那麼簡單了,強行約束的話,甚至可能弄出事情來。
莫少珩繼續道,“除了我北涼的禮教建設還不完善以外,其實與涼京城內的基礎設施還不健全有關。”
“臣建議,在我涼京各個街道,投放垃圾桶,以便百姓日常傾倒垃圾所用。”
“如此,垃圾有了固定的去處,也能讓我涼京城乾淨明亮漂亮。”
眾人不由得一愣。
“垃圾桶”
這又是個什麼
莫少珩都準備好了,讓人將一個,側麵帶著一個口的,刷了漆的木桶搬上了大殿。
漆就是各府邸用來刷大門的漆,可以防水防腐。
垃圾桶半人高,其實也不算大。
莫少珩說道,“這就是垃圾桶,可以從這個口子,將垃圾扔進去,這樣密閉的設計,能減少垃圾味道的散發。”
“桶的下麵,有個可以打開的門,方便垃圾處理。”
十分的簡單。
“將此桶放置在街道上,經引導,定能讓我涼京,變得清潔起來。”
眾人“”
看上去好像有點道理。
有時候,隨處扔垃圾的行為,可不就是沒有一個固定的處理垃圾的方式。
但
很快就有人看出了問題,“這樣的木桶,要是裝滿了,該如何”
莫少珩一笑,“臣希望朝廷建一個清潔司,每日固定的時間,清潔街道,處理這些垃圾桶中的垃圾。”
學生畢竟是要讀書的,他們最多也就隔三岔五的,當一個引導的作用。
眾人“”
這是讓朝廷招聘工人,花錢啊。
莫少珩還真是,自己花錢厲害到不行,現在還帶著朝廷一起花錢。
在莫少珩心中,錢流動起來才是錢,放在倉庫裡麵,那就是金屬。
隻有市場活躍起來了,錢才會生錢。
但是,一想到得花錢,眾臣多少有些猶豫,北涼並不富裕。
莫少珩心道,北涼是不富裕,但收著全國各地的稅呢。
用這些錢,來為涼京一城做文明建設,也不過九牛一毛罷了。
而涼京,作為北涼首都,其他城池一向是向涼京看齊的。
其他城池看到了涼京的效果,自然會效仿和跟誰。
誰不想自己住的城池變得更好一些。
莫少珩繼續道,“為開放市場,朝廷已經派遣使臣前往諸國。”
“也就是說,諸國的商人很快就會抵達涼京了。”
“諸位想一想,他們回去後,會如何告訴彆人所見所聞。”
眾人“”
嘶
生為北涼的官員,治理著北涼。
誰不想被人傳一個好的名聲,而且,這名聲怕是要被諸國商人傳遍天下。
哪怕是聖人都是心動。
甚至都在想象,諸國商人們,如何傳頌他們所見到的,一個乾淨,獨立於世的涼京城。
莫少珩說完,就沒再說話,他心裡明白,這些百官甚至聖人,在意的是什麼。
金殿上,百官已經對那個垃圾桶反複觀看了起來。
“這樣一個桶的花費並不高。”
對木材沒有特殊要求,不使用那些昂貴的木料的話,這樣的垃圾桶的確花不了什麼錢,特彆是在朝廷這樣的國家機器麵前。
至於,專門建立一個清潔司。
說是清潔司,其實也就是由朝廷招聘長工而已,屬各衙門管轄。
他們也見到了大量百姓有工作的好處。
鬨事的少了,工人賺了錢,開始消費了,涼京肉眼可見的繁榮,就有他們貢獻的功勞。
百姓有了工作,安居樂業,太平得很。
眾人議論紛紛,討論著其中的利弊。
甚至還讓人擬了一個花費的單子來。
莫少珩也說了說,清潔司的責任和章程。
其實有了垃圾桶,一大條街也隻需要一個清潔人員負責就行。
就是需要起早摸黑了一些。
在百姓沒有起來之前,他們就得將街道清掃乾淨。
在一天的熱鬨繁華結束後,他們也得將這些繁華背後留下的痕跡掃除。
百姓,看到的總是乾淨的涼京城,肮臟的一麵隻留給了這些清潔的工人。
向他們致敬。
工作比較累,但工資合理的話,應該也能夠招收到人。
商議的結果,依舊是在涼京試行。
僅僅是建設一個涼京,朝廷還是儲備得有這麼有點錢的。
下了朝。
沒多久。
大街小巷就開始立起這麼一個個“奇怪”的木桶。
涼京的百姓,自然會好奇,朝廷擺這些乾什麼
被抓來當壯丁的國子監和義務教育的學生,就負責講解垃圾桶的使用了。
與此同時,街道上也出現了,手持掃帚,一天不停歇掃地的清潔工人。
最開始,是足夠的幸苦。
但百姓養成了不隨手扔垃圾的習慣,他們更多的工作也就會在清理垃圾桶上,反而會輕鬆不少。
涼京的變化,太明顯了。
甚至百姓一大早走在街道上,都有些出神。
看著乾乾淨淨的街道,愣是不敢認。
“這就是三街戰報上說的,朝廷和百姓攜手,共建文明城池”
感覺,似乎還不錯。
當然一時間,要改掉壞習慣,也不是那麼輕鬆的。
但現在,亂扔垃圾,會被清潔的工人幽怨地盯著,多少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更不好意思的是,還有小學生跑過來,將他們扔地上的垃圾撿起來,禮貌的說上一聲,“垃圾得扔進垃圾桶裡麵,不然我們涼京就不漂亮了。”
人和人不同,但至少的確讓大部分涼京百姓開始注意他們的一些行為了。
這麼乾淨美好的城池,誰不喜歡。
甚至有些沾沾自喜呢,這是他們的涼京。
與此同時,莫少珩農莊上的莊稼也收割完了。
莫少珩和趙棣,正坐在馬車上,去查賬。
莫少珩剝開牛軋糖的糖紙,往趙棣嘴巴塞,“甜吧”
牛軋糖現在已經成了貴族中最流行的東西了,特彆是貴族的少爺小姐,兜裡怎麼也得揣著一把。
一種新糖的出現,名聲傳得飛快。
趙棣點了點頭。
莫少珩繼續道,“糖的銷量極好,因為是稀缺商品,經濟效益極高,比種粟米這些值錢多了。”
趙棣看向莫少珩,他就知道莫少珩在想什麼,但他們的地用來種甜菜,還是莫少珩得了聖人的特批的原因。
想要擴產,就得讓其他人,用耕地幫著種。
這就要顯得麻煩一些了。
莫少珩的目的的確如此,彆看僅僅是讓其他人跟著幫種甜菜,他直接進行收購。
看似一件小事,但卻是和國情背道而馳,不是那麼容易的。
所以,莫少珩這是要拉著趙棣,一起去說通聖人和朝廷百官。
莫少珩說道,“以糖的價值來說,我用高於粟米的價格收購百姓手中的甜菜,依舊能賺很大一筆,那些東唐的商人還有外域的商人,早就想找我收購糖了,但產量實在不足,暫時沒有理會。”
“更彆說,一但涼京互市進行得順利,諸國商人也湧入涼京,糖絕對會成為他們的首選。”
當然,想讓北涼大範圍都種植甜菜是不可能也不可取的。
要是遇上什麼天災人禍,糖再好也是比不上糧食的,得保證北涼糧食的基礎需求。
莫少珩繼續道,“哪怕是賣了糖的錢,去諸國買一部分糧食,都是劃算的。”
趙棣點點頭,但這必須是在和平時期,一但打仗,諸國都不會出售糧食,價格再高都不會賣。
莫少珩的目的也不大,也就讓涼京附近的農戶幫著種。
邊談論邊前行,不多時就到了農莊。
今日他們得抓緊一些時間,因為除了鎮北王府的莊子,燕王府的莊子,他們也得去一淌。
管事早已經將賬本準備好。
賬本上也不全是賬,還有收成等記錄。
收割好的農作物,都收藏進了倉庫中。
耕地才是貴族的根本,就比如鎮北王府,以前情況那麼不好,商業天天虧損,但有這些耕地,依舊能夠保持最基本的貴族體麵。
莫少珩看著記錄的庫存,頗為欣喜。
特彆是黃豆,產量頗高,光是倉庫,都裝了好幾倉。
還有辣椒,曬乾的乾辣椒也收集了好大一倉庫。
莫少珩最開始種的那些花椒樹,也被他移植到了田坎上,也有了一些收成。
還有大白蘿卜,現在,烏衣巷和加盟街道上的食坊,大白蘿卜燉排骨,可是深受歡迎。
辣椒,黃豆,花椒可以做什麼
當然是莫少珩等待了很久的辣椒醬。
以前用的豬油,辣椒醬是沒辦法的,哪怕是黃豆醬,因為黃豆要留種,也沒敢多做,都是做來自己吃。
現在無論是辣椒醬還是黃豆醬,都可以提上日程了。
特彆是黃豆醬,現在用黃豆來榨油,肯定不如現代用機器榨油,能將黃豆中的油全部榨出來。
所以,剩下的豆渣,用來做黃豆醬,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哪怕是脫了油,黃豆的營養價值依舊是很高的。
鎮北王府的耕地和燕王府的耕地,全部被莫少珩用來種這些了。
莫少珩心道,不行,不僅得讓周圍農戶幫他種甜菜,連黃豆都得幫著種。
回去的路上,趙棣道,“你準備如何說服朝廷百官和聖人”
莫少珩笑道,“當然是用實際效益。”
回去之後,莫少珩的行為,在趙棣看來,又變得詭異了起來。
因為莫少珩在研究黃豆的榨油工藝。
每天都在那裡炒豆子。
有時候炒得多了,還得拿去分給小貨郎們吃。
炒好的豆子,非常的香。
豆子就坐在門檻上吃得特彆香。
有人問豆子在乾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