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當世搖搖頭“西營尚無。”
侯大貴輕舒口氣,嘟囔一句“唐縣在北,清潭城在南,敵從兩麵來,我營腹背受敵。”
帳內漸漸恢複安靜,趙當世思忖片刻道“兩個月前,回營等就已開始向唐縣集結,至日前探知,老回回、革裡眼、混十萬三營總計流寇約有四五萬。南麵曹營雖連遭損失,但元氣未傷,兵力亦至少二三萬。這二營聯袂而來,目的很顯然在於我營。我營以不到萬人要麵對近十萬之敵,壓力不可謂不大。”說是十萬,但眾軍將深知流寇戰力結構,沒人會當真。可無論怎麼縮水,回營、曹營畢竟有著雄厚實力,二營聯手,也絕對堪稱趙營從未有過的挑戰。
眾軍將又議論片刻,徐琿清清嗓子,沉著臉道“南麵曹營既已發難,想必北麵回營就這兩日也將動作。不知主公意下如何”綜合前前後後的多方情報,基本可以認定回營與曹營勾結的事實,敵自兩麵來,僅靠現在趙營的力量絕難做到兩線開花,所以必須有所側重,徐琿與趙當世相處至今,很有默契。
趙當世轉眼看了看端坐左右的昌則玉與穆公淳,對眾人道“諸位應都清楚,流寇中步卒再多,到頭來也不過紙糊的老虎,一戰即潰,深可慮者唯有馬寇。而馬寇中,又以老營精騎為甚。回、曹二營能縱橫多年,所依仗的,無非是鐵打不動的老營精騎。”
話說到這裡,眾軍將點頭稱是。流寇興起,四處重點攻掠馬苑,馬匹數量往往遠超官軍。其原因所在,便在於馬匹能幫助流寇短時間內提高戰鬥力,似趙營這樣,能沉下心,有耐心、有條件、有技術一步一步將步卒訓練出來的營頭微乎其微。譬如當年首屈一指的闖王高迎祥,就是靠著麾下上萬名具裝鐵騎才得以確立霸主地位,李自成、張獻忠、馬守應、羅汝才等巨寇大寇,無一不是以所擁精騎的多寡論定實力。這也是為何趙營初期即便常勝,卻始終不被流寇們所真正尊重與畏服的症結所在。
“是以與回、曹二營相鬥,隻要將其主力精騎擊潰,餘者樹倒猢猻散,全不足慮。”趙當世繼續說道,“而縱觀南北兩處戰場,南麵乃大洪山,多山區丘陵,北麵則為沃土平原,相較之下無疑北麵平原更適合馬軍馳騁。凡事先難後易,回營馬軍在北麵的威脅甚大,以我之見,此戰則先北後南。在南以山以城以守為重,在北則集中精力先對付回營。等擊敗了回營,再掉頭打曹營不遲。”
徐琿附和道“主公所言極是。回營貌似人多勢眾,其實能戰之兵未必便多。集合我營之精銳,勝負尚不可知。”
“尚不可知”侯大貴瞥一眼徐琿,“徐統製一力主張少弓刀、多火器,又兢兢業業主持訓練了這二三月,我本道是營兵戰力不說所向披靡,逢敵製勝的把握還是有的。怎麼當下聽徐統製所言所語,倒有些底氣不足”
連月來,趙當世以下,營中主持軍事的都是徐琿,侯大貴雖然名義上備受尊崇,但做的都是比如去承天府聯係友軍這樣的粗淺活兒。侯大貴嘴上不說,心中其實認為趙當世有意偏袒徐琿,給徐琿機會提升在軍中的影響力,既妒忌又不滿。這時候當然抓住機會,當眾編排譏諷起了徐琿。
徐琿麵不改色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等但儘人事,勝敗之數怎敢妄言。古來不乏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哪個又是提前給人料定結果的呢”
趙當世出聲道“現在言勝敗未免太早。我軍連來按新製訓練日日不輟,但畢竟時日尚淺,規模雖有,但未經實戰,一切都難預料。”
郭如克亦道“火器確乃神器,但需佐以適當的戰術戰法方能發揮最大效力。而今我營除飛捷營外三營統共五千步卒,回營以實力雄長經年,與西營當在伯仲之間。西營中精騎營有三千餘眾,那麼回營或許也在此數上下。以五千新成步卒對付三千曆戰驍騎,縱有主場之利,但若不善加利用條件,失了謹慎,怕也難免覆轍。如何才能將我營火器銳利發揮出最大作用,才是我等當下應該細加考慮的。”
趙當世、徐琿等均點頭稱是,侯大貴聞之亦無複言語。
郭如克接著說道“屬下曾帶兵馳援唐縣,沿途留意了地形地貌,此間倒有些想法。”
趙當世說道“郭統製有什麼見解”
郭如克站起身來,走到懸掛在左前方的巨大輿圖前,指點著道“回營源起西北,部中牧民、馬賊出身者繁多,對於馬匹的掌握在各家營頭中實為翹楚。我軍少騎,唯一的馬軍營又在南麵拒敵,以步兵與回營馬軍野戰於棗陽的平原,難保不吃大虧。”說著看了看徐琿,徐琿的臉色十分嚴峻,“我軍步兵固然有對付馬軍之法,但那僅是下策。”
趙當世道“是也,因地製宜自然不錯,但提前將自己置於有利而置敵於不利,才是上策。所謂料敵機先,指的便是此理。”
郭如克續道“主公說的是。屬下在引兵出援唐縣時曾路過唐子山,此山與蓼山等會連成脈,亙於湖陽鎮東麵。湖陽鎮向北,乃唐縣平原;向南,則為棗陽縣平原。從唐縣來棗陽縣,走湖陽鎮最為便捷,湖陽鎮也由此成當中咽喉地。”
“可湖陽鎮西麵亦是平原,說咽喉未免有失偏頗。”侯大貴說道。
郭如克回道“我知。但從唐縣來棗陽縣,走湖陽鎮是主道,且沿路多補給。若繞路,西麵平原大多稻田,田壟交縱、水田泥濘未必好走。回營剽掠成性,若無突然,不會舍近求遠,彆走他路。”繼而道,“我之意,咱們先一步進湖陽鎮,那裡頗多山地,地勢起伏崎嶇,借此先與回營打一仗,大大有利。”
侯大貴不依不饒道“不怕一萬隻怕萬一,老回回多謀,如果真繞路而行,你待怎麼
”
郭如克應道“無妨,回營若向西繞路,遲早得再向東繞回,若不饒,則一路偏向西南,不久就會撞上雙溝口的石屏營。而無論先向西再折向東南,或過湖陽鎮往南,都會經過岑彭城。此城在縣東北三十裡,是座小舊城,有城牆。我營可提前派兵蹲守,便如顆釘子,勢必把回營死死釘住。”
侯大貴聽罷,始才默然無語。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