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解”
“豫省素稱天下之中,四方會集,各部各營勢力盤根錯節,實難理順。隻看眼下,官軍方麵就有巡撫衙門、左家軍、勇衛營以及各州縣兵備、團練鄉勇等等;流寇方麵,回、革餘部依然流竄不定,各地土寇亦蜂起難遏,不計其數。進去容易,出來就難了。這林林總總的山頭縱橫交錯,相互關係早已虯結千回,無法以平常手段一一理清,最有效及省力的法子,隻能是一刀切下去,破而後立。然而”
趙當世知他意思,沉聲道“我趙營還沒這個力量。”
顧君恩欣慰道“凡事量力而行,不妄自菲薄也需有自知之明。豫省四戰之地,兵家必爭。細數曆代,僅有魏武、朱溫等少數梟傑方能立足,且起初他們也多受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立罷了。待魏武取青徐、朱溫取淮蔡之後,才算打破桎梏,一飛衝天。趙營定楚北,這頭一步比他們要優渥不少,自不可貿然自陷泥沼。”
趙當世頷首道“先生所言極有洞見,但趙某想問,真要進豫,要待何時呢”
顧君恩略略一思,答道“至少壓過了左良玉。”
趙當世默然。
顧君恩道“趙總兵韜略不凡,以下愚愚見,趙營隻要不觸這三不可,至少短期內,有進無退。”
趙當世坦容道“多謝先生提點,朝聞道夕死可矣。但我趙營既要長久興旺,隻靠短期奮發,還嫌不夠。現趙某幕中虛位已久,不知先生是否願意屈尊”
自覃奇功、昌則玉與穆公淳等謀士先後轉向政務,趙當世身邊就少了幫拿主意的人。趙當世暗自計較,比起之前諸人,顧君恩的戰略規劃能力更勝一籌,而且在眼界與格局上比昌則玉尚高一個層次。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趙當世認定,顧君恩除了這“三不可”的短期規劃,心中勢必對長線發展也有了藍圖,隻是還沒到時間托出罷了,由是不可能坐視這等人才流失。
千裡
本章未完,請翻頁
馬需遇伯樂,對顧君恩而言,趙當世也堪為明主。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顧君恩也很爽快,立刻頂禮作一大揖,“主公在上,請受屬下一拜。”因在底層混跡很久,對於人情世故,他同樣練達。
趙當世扶過他,笑吟吟道“隔壁南陽就是臥龍崗的所在,天賜先生,我趙營如魚得水,我趙某如得一諸葛。”
顧君恩連道不敢當,忽然臉色一腆,說道“主公,屬下此來,實則並非一人。”
趙當世笑道“哦還有水鏡、鳳雛同來”
顧君恩道“尚有同邑書生劉靖夏,胞弟顧君命在城外。”又行禮請求,“還望主公開恩,也將他們一並收入趙營。”
趙當世猜出原因,這賣才實也是個運氣活,遇上沒見識的,饒你說的天花亂墜,也隻能是吃個閉門羹,掃興而歸。顧君恩想也是碰壁碰多了,這次帶著劉靖夏、顧君命從革營跑出來後,怕到趙當世這裡又陷囹圄,故而自己打頭陣先來試探。萬一有個意外,劉靖夏、顧君命還可以及時避開,另辟他就。如此不離不棄,足見其人足智多謀之餘,甚有情有義。
趙當世哪會拒絕,但道“趙營正缺才智之士,幾位同來,正是及時雨。”當下收顧君恩為幕客左右籌劃,及派人接劉靖夏、顧君命入城自不待提。
大雪連飛,轉眼即到十一月,本月初,在武昌等地擊賊有功的湖廣僉事、分巡武昌黃州監軍道袁繼鹹調任鄖陽監軍道。楊嗣昌辟潮州推官萬元吉為督門監紀,萬元吉起初死活不答應,楊嗣昌上奏央請了朝廷施壓,才算了事。這之後整整一個月,無日不雪,範河城外,田凍河結,大雪積厚沒膝,行人行路尚難,官賊雙方也因此罷了刀兵,各自躲避風雪。
到了十二月,雪勢稍減,苦熬著的流寇複出四野,先有潁州兵備道李一鼇、汝南兵備道劉正衡等擊敗“革裡眼”賀一龍於雙河口,後傳消息,“曹操”羅汝才自與“西營八大王”張獻忠分兵入陝後,又虛晃一槍,暗中遁回了湖廣。坐鎮襄陽的督師楊嗣昌初試牛刀,調動勇衛營黃得功、楚將楊世恩、羅安邦、沅將尹先民、蜀將王之綸等軍共擊之。
楊世恩、羅安邦為在督師麵前表現,獨進力戰,射羅汝才落馬,殺傷千餘,大敗曹營。楊嗣昌首戰告捷,十分振奮,大大嘉勉了楊、羅一番。楊、羅二人登時如打雞血,一時間奮勇無敵,繼續追擊曹營敗兵。湖廣巡撫方孔炤憂心大雪,請楊嗣昌暫且收兵,楊嗣昌卻覺宜將剩勇追窮寇,無動於衷。楊、羅得了默許,遂脫離其餘各部官軍,狂追十餘裡,不料風雲突變,在羊角山絕頂香油坪受到曹營伏兵重重圍困。時無援軍,二將帶兵力戰,矢儘刀折,最後殺賊千餘,怒罵而死,所部皆沒。
楊世恩、羅安邦分彆為湖廣副總兵、遊擊,鎮守荊襄多年,均以善戰聞名。此訊一出,湖廣震動,楊嗣昌為了自保,諉罪於方孔炤,誣他唆使楊世恩軍中的監軍羅維新用激將法激楊、羅進兵,立刻以督師職權將方孔炤罷官,湖廣巡按方承詔看不過去,為方孔炤辯白,方孔炤自己卻心灰意懶,並不自辯。於是過不久,方孔炤充軍,以汝南兵備道宋一鶴替任湖廣巡撫。
此事為趙當世得知,本覺與楊世恩、羅安邦素無交情,並不相乾。可誰料,半個月後,即崇禎十三年正月中,去襄陽府城為楊嗣昌賀歲時,方才發現,楊、羅二人的死倒間接為趙營促成一樁好事。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