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寇在辰時到達隨州城關附近。望著城下波濤攢動、花花綠綠的茫茫賊海,已經有過守城經驗的官兵們並不像上次那樣驚慌失措。在看到了昨日賊寇不堪一擊的表現後,他們之中有許多人都對自己更增添了幾份信心。
王和尚本陣位於城西一處小山丘上。這個小土丘原本頗高,此前王來興見了覺得會不利於城防,很早就差人將它鏟平不少。圍繞小土丘周圍的,是賊寇中最為精銳的一千名老卒,也是王和尚多年不倒賴以為生的家底。他們全都穿著棉甲,外麵套著藍色的布衫,十分鮮明耀眼。
山丘東側,賊寇分為北中南三部。
北部賊
本章未完,請翻頁
寇總數約摸三千,其中兩千人靠前,一千人靠後。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前方的兩千人裝備較差,雖說全配備了槍矛刀斧,但並無一人著甲,反倒是後邊的一千人,基本上有五成的著甲率。
中部賊寇人數最多,大約有四千人。和北部一樣,裝備差的大部分士兵排在前麵,他們之間距離很小,幾乎可稱為摩肩接踵,密密排布成十餘列,恍若道道牆垣。剩下一部分裝備好的則排在後邊壓腳。
南部賊寇人數最少,隻有兩千人,分成前後兩部分。引人注目的是,前一部分的輕裝賊寇清一色裝備著弓弩,陣前也排布著好幾列的拒馬鹿角。而他們身後的賊寇,則稀鬆平常得多。上千人的部隊,多數手持棒槌鏟鍬。
王來興還是第一次見到流寇規規矩矩列出陣列叫戰,還未開打,便隱隱感到有些棘手。
“看賊軍這架勢,是想挑釁咱們出城野戰。”範巨安一邊觀察賊寇的布陣一邊說道。
王來興點頭道“以範公之見,我軍當出城否”
範巨安目不斜視道“當然。賊軍看著勢大,實則外強中乾,隻要突破一點,其必自潰。”
對於這一點,王來興是深以為然的。以往的戰例已經不止一次告訴他,賊寇之中的大部分都隻能憑借絕對優勢的兵力打打順風仗,要說真能死磕逆戰的,還真是少之又少。一旦戰事受挫,賊寇極易演變成大麵積的潰敗。這也從側麵反映出賊寇素質普遍很低的事實。
“範公所見,我軍突破的地方何在”範巨安年長,王來興為表示對他的尊敬,即便有了想法,也要先請教他。
範巨安眯著眼重新掃視的一遍場外賊寇的陣勢,乃道“很明顯,中路是賊軍主要的施力方向,北路的賊軍用以策應,而南麵的則是壓陣。”
王來興附和道“範公果然有眼光。照此說來,咱們當該當避敵鋒芒、攻其軟肋,主攻他南路部隊了”
範巨安撇撇嘴道“話是如此,然你瞧南路賊軍陣前那些密布的障礙,分明就是為了阻止我軍攻擊所為。我軍若一意強突,正麵有強弓壓製,側麵也難保不被北中兩路賊軍反噬。”
話說到這裡,王來興覺得是時候說出自己的想法了,便道“範公所言甚是。既如此,不如咱們給賊軍來個顛鸞倒鳳,其必中計。”
範巨安啞然失笑道“怎麼個顛鸞倒鳳”隻覺這些武人有時說話恁的有趣。
接著王來興就將自己的想法全盤托出,範巨安聽完,沉吟片刻,道“此法若成,今日便是那整齊王的死期。”
王來興鄭重道“自古邪不壓正,我軍萬眾一心,必能馬到成功。”
範巨安也不是個優柔寡斷的人,心下既已認可了王來興,便隨即與其開始調遣兵馬。城外賊寇鼓噪多時,終於見到官軍出城,相繼安靜了下來。中路賊寇的指揮是張胖子,他聽到前軍傳來消息,抖擻精神,嚴令本軍不得妄動。
首先出城的依然是五百趙營練兵營兵,他們出城後先直線跑了一段路,正當賊寇中路軍嚴陣以待時,忽而調轉矛頭,殺向了北路。
在北路指揮的九條龍眼尖,一眼就看清來者乃是昨日差點讓自己丟了性命的那支官軍,完全不敢怠慢,小旗一揮,前部的兩千士兵旋即湧上前去。卜一交手,賊寇陣腳再一次因為對手的衝擊而鬆動。但在九條龍壓陣隊的嚴厲監督下,兩千多的賊寇還是憑借著數量優勢,前仆後繼地生生用肉體穩住了局麵。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