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青還不知道上了賊當,興衝衝的收起釣竿。轉身往右舷去開啟吊機和小龍門吊。
輕舟號的作業平台設計精妙。左舷、右舷和船尾的幾組設備,既可以各自獨立作業,也可以相互配合。
吊機、絞車、龍門吊、懸臂吊,可以兩兩一組,甚或三台四台配合作業。
即使在彆的船上,是需要十來人配合的作業類型。
在這這幾種設備的配合下,周餘和沈青青兩個人就能輕鬆完成。
隻見沈青青撥弄總控終端,右舷的小龍門緩緩升了起來。
輕舟號緩緩駛向最近的一個浮球,周餘揮動著上魚的長鐵鉤,輕鬆將浮標拖回船上。
周餘將繩索穿過龍門吊上的絞轆和收繩器,再將尾端導入提前準備的繩桶之中。
隨著周餘比出ok的手勢,沈青青手指撥動,升到一半的龍門吊繼續升高,終於完全聳立起來。
隨著龍門折疊關節鎖死,自帶的絞車一聲嗡鳴,緩緩轉動起來。
水中的繩索繃緊,一尺尺被從海裡拉升出來。從輪組前端進入,最後一圈圈落在桶中。
周餘和沈青青屏著呼吸,兩人四目緊盯著繩索出水的位置。期待著蟹籠出水的一刻。
然而畢竟是不需配額的極深海域。幾百米的長繩,即使由絞車帶動,吱吱扭扭足兩分鐘還沒見到儘頭。
就在兩人快要眼睛竄花時,終於‘嘩啦啊’水聲連響,一隻比雙人床還大的鐵籠破開水麵。
兩人瞳孔一縮,同時凝神望去。隻見黝黑的鐵籠搖晃,雪白的水線自籠子邊角垂落,而籠中的幽藍奇景,兩人保管此生難忘。
巨大的鐵籠之中,不知道多少藍色帝王蟹,彼此擁擠的如同沙丁魚罐頭一般。
臉盆大的背殼層層疊疊,丫丫叉叉的的長腿如荊棘交錯。
“哇噻!這也太擠了!”
沈青青驚歎一聲,完全沒法想象,這些家夥是怎麼自願擠成這樣的。就是人工硬塞,都不一定能塞的如此密集卻毫發無傷。
周餘早就瞄過一眼,所以震撼稍輕,發覺鐵籠仍在上升,連忙出聲提醒:
“停!停!”
沈青青驀然醒覺,連忙伸手在終端按停。鐵籠戛然而止,避免了撞到龍門的事故。
兩人一抹額頭的冷汗,這才意識到自動化也有缺點。一個不注意會出大事的。
驚魂初定,沈青青馬上被大豐收的喜悅給淹沒。嘻嘻一笑道:
“嘻嘻,沒想到帝王蟹真能擠成這樣,不親眼看到,真的很難相信”
兩人都在網上看到過類似的圖片和視頻,直到今天之前都以為是擺拍呢。
周餘也喜上眉梢,嘿嘿一笑道:
“嘿嘿,這就叫眼見為實!”
兩人喜笑顏開,同時開始動作,卸載他們的第一籠帝王蟹。
周餘拖過架子車和裝魚的大方槽,放在吊機旁邊。
隨著沈青青手指撥動,折疊吊機開始動作,揮動機械手夾住鐵籠,斜斜往架子上的魚槽中落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