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自信滿滿地笑道:“陛下,您提出這點,朝堂上肯定有大臣支持,而我們願意會先退兵三十裡以支持陛下的決定。”
“愛卿有什麼看法?”
整座宣室靜悄悄的,像是被塵封了許久。
魏國已經曆兩百餘年的經營,如今奮六世之餘烈,已經成為天下強國,反觀趙國初代王的後輩卻已經如此不爭氣,連皇宮的彈丸之地都已經不能掌控。
宣室與皇家園林相距不遠,隻走了不過一刻的功夫,雙方就到了宮殿的宣室。
昨日張義的提議實際上已經打動了他,隻不過若他提出割城之意,容易落下口實,傳揚出去也不利於他的名聲。
“這不是割地嗎?朕想群臣不會同意。”成襄帝聽後皺眉,麵露難色道:“這個要求有些過分了。”
該是他說動了成襄帝。
一個身穿赤藍色錦袍的年輕男子,正百無聊賴坐在檀木椅上。
站出來的大臣臉色一滯道:“臣……”
與當今的魏國天子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局麵。
此言一出,所有人全部止聲,看向了龐奢。
成襄帝猶豫了一下,但仍有所保留:“朕需要再想想。”
等臨近小亭附近時,張義果斷停下了腳步,堅持說道:“我乃穎郡使者,直接麵見不符合君王的禮儀,還是辛苦賈行人通稟吧。”
“好。”
等到次日趙國召開朝會的時候,成襄帝信守承諾,提出了割讓的河東三十城的想法。
他吩咐道:“賈行人,帶使者進宣室,朕要在那裡以接見遠道而來的使者。”
張義左右環視了一眼說道:“這裡不是商談國事的地方,還請陛下重新換個場所。”
就在成襄帝提出割城的想法後,立刻有李幕陣營的大臣站了出來,反對道:“陛下,以地事魏,猶抱薪救火,薪不儘,火不滅,此乃取死之道啊。”
此話一出,龐奢陣營的不少大臣紛紛站出來道:“臣附議。”
麵對龐奢扣下的一頂大帽,說話的臣子臉色青一陣紅一陣。
魚兒在綠色水底嬉戲,偶爾躍出水麵,濺起水花,仿佛為整個皇家花園增添了一絲煙火氣息。
站在小亭旁的賈其芳聞言,並沒有拒絕,連忙準備。
他高興的說道:“張使者,久聞大名,你此次使趙是有何目的?”
此時本就是成襄帝提出,雖然說成襄帝沒有實權,但他的身份用來做大旗和遮羞布,卻異常的好用,他無法反駁。
所以此時對張義的話深信不疑。
他說話的聲音不輕不重,身在亭中喂魚的趙國成襄帝正好能夠聽見。
龐奢記得昨日張義單獨覲見了成襄帝。
張義心中暗喜,接著道:“陛下,想必您已經知道我們武王殿下已經占據了河東三十城,其部下大敗李幕將軍,鋒芒正盛,每一位將士都能夠以一敵十,若後續還有二十萬大軍趕赴,趙國則就會變得很危險了。”
張義搖了搖頭笑道:“回陛下,並非如此。”
朝堂上出現了一陣喧嘩。
進入宣室之後,成襄帝直接坐在了玉座之上,屏退了一些不相關的人。
成襄帝心中不由的鬆了一口氣說道:“既然如此的話,魏武王的使者還在邯鄲城,就與他擬定文書,作個互不侵犯,止戈的約定。”
坐在王位上的成襄帝開口說道:“朕欲割讓河東三十城,以結束河東戰事,不知道諸位大臣怎麼看?”
山中的溪澗流水,石子小徑隨溪意彎曲,水波蕩漾,美景如畫。
成襄帝問道:“那依照使者看,朕的應該如何才能避免這場戰事呢?”
經過一番權衡,成襄帝終於下定決心,“好,朕同意割讓河東的三十城,等明日朝會朕會跟眾多大臣討論這件事。”
“嘩…”
隨後心中最後一絲疑慮也打消了。
讓他心中忍不住唏噓。
“那使者為何要見朕?”
果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從大門進入,便可見到大殿中央高大的玉坐。
張義知道成襄帝已經開始動搖:“我私下替陛下考慮,不如陛下召集群臣,宣布割讓趙國河東三十城給魏武王,然後擬定文書,作個約定,請武王不要進攻。”
兩害相較取其輕。
成襄帝臉色有些緊張,但考慮到自己的安危,他還是硬著頭皮說道:“那依王愛卿看,如今李幕將軍落敗,養病在家,浩然宗主受傷,魏軍已然占據了河東三十城,對邯鄲郡,太原郡虎視眈眈,這樣的局麵該如何處理呢?”
這座宮殿雖然有打掃的痕跡,但地麵上仍舊散落著些許灰塵,顯得冷清與落寞。
歸屬於李幕陣營的大臣,立刻意識到了不對,發現龐奢等人醉翁之意不在酒。
“使者,現在你可以說你此次出使的目的了。”
見成襄帝主動提出了割讓河東三十城,龐奢臉上不由的閃過一絲訝異之色。
賈其芳手指著的是池旁的小亭。
成襄帝身在皇宮之中,身邊的信息有限製,對此並沒有很清晰判斷,隻是人雲亦雲。
他原本是計劃讓手下一個名聲不好的人提出此事,然後再向成襄帝施壓,現在看來都不需要了。
魏武王派來的這個使者,雖然年輕,但確實胸有溝壑,有些了得。
小行人賈其芳見張義如此,也隻得依他,孤身一人前去通稟。
張義見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忽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眼神中不由的露出開心的神色。
眾大臣見割城一事已經塵埃落地,頓時不再多言。
當天下午,還在邯鄲城的張義得到了他想要文書,拿到了河東三十城的法理,不由的大笑。
“本次出使趙國總算是不辱使命,達到預期的目的了,回去我也能向武王交代,我在武王身邊的位置也將徹底穩固下來了啊。”
千裡之外,皇帝管不著,十步之內,皇帝與普通人無異,所以皇帝的權力隻在十步以外、千裡之內……而我被困在了十步之內。——出自孺子帝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