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什麼?”奉常問道。
諸多大臣,都看著李持。
本以為李持會讓寧王稱人皇,但是以適才李持的話語來看,似乎不是這麼回事。
“人皇,是人族之道的巔峰,但是還有一個最為關鍵的地方,那就是人皇二字,更是人族氣運的關鍵!”李持說道。
甘塵瀾等人都沒有說話,因為他們知道,李持肯定還會有下文。
“諸位都知道九州鼎吧?那可不單單隻是人皇兵器,人皇更是以這兵器,以鎮壓惹人族之氣運!”
“這個我看史書上有記載,九州鼎的確不單單隻是人皇的兵器,人皇要借助九州鼎,以鎮壓人族氣運,因此,九州大地,便共有九口九州鼎!”奉常說道。
“但是如今九州鼎分為了九口,曾經是每一個國度有一口,丞相妹妹手上有一口,另外一口則是被一個老道所得,而且傳聞,這九州鼎,還不單單隻是一位人皇所鑄造的!”甘塵瀾說道。
謝雲蕭的前世是鬼穀第十三代鬼穀子蓋雲,但是關於人族皇道,他知道的並不多,七國王室的傳承,了解自然也不是很多。
當初七國各自得到一口九州鼎,其間還有人皇經,謝雲蕭便猜測那是其他七位人皇的傳承,那時候,謝雲蕭就覺得這裡麵肯定還有些什麼秘密。
後來秦箏得到了伏羲的傳承,得到了先天八卦,謝雲蕭覺得,那是人皇伏羲的布局,目的是為了擾亂神秘之力的判斷。
現在看來,似乎不單單隻是如此。
九州鼎裡麵,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作為鬼穀第十三代鬼穀子,謝雲蕭通帝王之道,但卻並不真正了解帝皇,這算不算是他們鬼穀的一大缺陷呢?
曆代鬼穀子,均是博聞強識,無所不知,謀略戰略出群。
現在想想,作為鬼穀子,還是有不知道的東西。
“不錯,第一代人皇伏羲鑄造了兩口,那是九州鼎的基礎,後麵的七位人皇,各自鑄造了一口,其間都有自己的人皇皇道傳承,那不單單隻是傳承,更是鎮壓人族氣運的關鍵!”甘塵瀾說道。
謝雲蕭看了甘塵瀾一眼,這老人家知道的,都比他多。
這時候,謝雲蕭看向秦箏,似乎秦箏已經知道九州鼎的秘密,隻是還沒有自己說。
似乎,自己後麵也從來沒問過?
“所以三皇五帝鑄造九州鼎鎮壓人族氣運,這與丞相當下要說的,有什麼關聯呢?”奉常問道。
李持道:“七國的國運,靠的依舊是王室中人修煉川新城功法,但是顯然,靠功法是行不通的了!”
“所以丞相要說的,關乎著寧國氣運?”甘塵瀾說道。
諸多文武大臣聞言,均是心神一震。
一國之氣運,關係著什麼,誰不清楚?
李持何來的自信,竟然敢說這些?
“是的!”李持並沒有繼續繞彎子。
謝雲蕭可以肯定,就算不是李玉萱,肯定也有高人暗中指點李持。
但這位高人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
他指點李持做的這些,當真是為了寧國嗎?
謝雲蕭神色淡然,但是他的思緒,卻是以極快的速度運轉。
同時,謝雲蕭很好奇,李持那鎮壓氣運的法子,究竟是什麼。
氣運,向來虛無縹緲,但又不得不承認這玩意的確存在。
一國之氣運,便是國運,謝雲蕭覺得,如果一國之氣運,靠的是一人,是一件兵器來鎮壓,這終究不是長久的。
是以從一開始,不論是他謝雲蕭,還是秦箏,從來都沒有去想這方麵的問題。
奉常此時忽然說道:“如果將九州鼎全部收回來,可不可以用鎮住寧國的氣運?”
“九州鼎如今已經分為九口,如今整個九州天下,都是寧國的,要九鼎合一,估計不會太困難,但是,九州鼎顯然已經不能鎮壓一國之氣運,上古末期逆亂之劫以後,天下分為七國,如果九州鼎能鎮壓一國之氣運,何至於此?”李持侃侃而談,透著一股莫名氣勢。
謝雲蕭眼睛微微一眯,如果不是李玉萱,李持知道的這些,是從何處了解來的呢?
他比誰都清楚,一些秘密,並不是誰都能知道的。
“或許,李玉萱隻是告訴李持一些無關痛癢的?可是這也很容易將李持牽扯進來神秘勢力的大漩渦中的!以我對李玉萱的了解,她斷然不會做這樣的事,除非······”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