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從宮女手中接過那份盧照鄰釋放前畫了押的口供,細看起來,當她看到裡麵盧照鄰抵達長安後的詳細行蹤,終於按奈不住,低聲罵道:“鼠輩安敢如此!”
跪在地上的周興聽到皇後罵聲,心中頓時大喜,他當然知道皇後口中的“鼠輩”並不是指的盧照鄰,而是口供中盧照鄰見過的那些人,皇後已經認可了他將盧照鄰見過這些貴人和後來公然指斥《三十年春秋》錯處聯係起來的想法,並將其定性為一種政治行為,有了這個,他就已經處於不敗之地了。
“你做的不錯!”皇後將口供收好,放在幾案上,問道:“不過這口供中盧照鄰與王文佐並無關係,你又為何認為王文佐是幕後之人呢?”
“皇後陛下!”周興磕了個頭:“盧照鄰寫下這份口供的時候,周國公尚且安好,臣自然沒有王文佐是幕後之人的想法。但是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讓臣有了這樣的想法!”
“哦?你說!”
“遵旨!”周興又磕了個頭:“當初周國公突然身死,臣為之大驚。盧照鄰這個案子本就是奉周國公之令辦的,而他老人家突然身故,又沒有留下半句交待,臣當時左右為難,加之那盧照鄰也不是尋常士人,此人頗有些文名,當初拘他入獄的理由本就不太說得過去,外間頗有些物議。臣索性便將其放了,想要看看到底有哪些人在他背後,來個欲擒故縱!”
“欲擒故縱?這一招倒是妙得很!”皇後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呢?那盧照鄰出獄後誰來找他了?”
“回稟皇後,那盧照鄰出獄後,便被迎到了一處曹姓富商的宅子裡。那曹姓富商是個西域胡人,主要做的是海東生意,他有個侄兒叫曹僧奴,在王文佐手下做事!”
“曹僧奴?在王文佐手下做事?”皇後眼睛裡閃過一絲寒光:“那盧照鄰現在何處?還不去將其拿來?”
“回稟皇後陛下,盧照鄰早已離開長安了,眼下去了哪裡,臣也不知道!”
聽到周興說盧照鄰已經離開長安,皇後神色陰冷,周興下意識的低下頭去,避開與對方對視,過了好一會兒,才聽到皇後的聲音:“既然如此,那就先向天下州縣下文書,緝拿盧照鄰這廝!”
“皇後陛下明見萬裡!”周興趕忙又磕了個頭,小心的問道:“他幕後的那些人——”
“鄧王李炅和東台侍郎郝處俊這些人,你可以將其收押,嚴加審問!至於王文佐嘛——”皇後稍一停頓:“現在還不是時候!”
“還不是時候?”周興聞言身體微微一顫,在他看來鄧王李炅和東台侍郎郝處俊這些人才是證據不足,而王文佐是證據確鑿,應該先拿下王文佐嚴加拷問,然後再去攀咬鄧王李炅和東台侍郎郝處俊等人,將這個潛在的陰謀集團一網打儘。但聽皇後的意思竟然是要反過來,先從鄧王李炅和東台侍郎郝處俊這些人動手,從這些人身上搞到足夠多的證據再來對付王文佐。
以他的經驗來看,這種興大獄來清理政敵的玩法一般都是先從邊緣的小人物動手,順藤摸瓜,一點一點的累積證據,最後把上頭要搞的核心對象一舉拿下。在皇後看來,王文佐才是這次大獄的核心對象,而鄧王李炅和東台侍郎郝處俊這些位高權重的人物卻不過是些邊緣的小人物,可以隨便自己收押審問,為最後向王文佐下手做準備。
“不錯,王文佐乃是東宮太子的信重之人,若無切實的證據,豈能隨便將其拿下?”皇後麵上似笑非笑:“周興,你這次做的確實不錯!本宮賞你絹五百匹,先升你為尚書省尚書都事,待到將王文佐拿下,便升你為刑部侍郎,如何?”
期待已久的聲音終於出現在耳邊,周興匍匐在地,大聲道:“謝皇後陛下大恩!”
周興已經離開,皇後臉上的笑意已經消失,她坐在窗旁,窗外的陰影籠罩在她白皙的臉上,一半黑一半白,看上去頗為滲人。周興方才說的那些話,就好像窗外的烏雲一般壓在她的心頭。又是一場陰謀,一場針對自己的陰謀,在皇後的心裡,豐富的想象力和周興方才的稟告結合在一起,已經將一場巨大的陰謀之網描繪出來:再多次反對自己和雉奴的陰謀失敗之後,又一次新的陰謀在長安城中逐漸醞釀成熟了。與過往不同的是,這一次那些狼心狗肺的陰謀家們還將王文佐這個深得天子信任的武將拉入其中,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利用太子的名義和王文佐的武力,發動軍事政變,強迫雉奴退位為太上皇,讓太子登基為新帝。以弘兒稚嫩的,自然不是他們和那王文佐的對手,隻能任憑他們隨意擺布。
而這場陰謀被外甥發現了線索,剛想派人嚴加追查,就被人陷害而死。對,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何楊思儉那老兒會犧牲自己的女兒了,不錯,為了最後的勝利,犧牲一兩個兒女又算得了什麼呢?這老東西,好,好,總有一天我會讓他知道欺騙我的下場!
————————————————
東宮。
正當武皇後沉浸在自己編織的幻夢中時,王文佐則在為即將開始的圍獵做準備。雖然隨他來到長安的五百親隨都是第一流的弓手,但他並不打算讓他們參加——原因很簡單,這次圍獵的目標並非禦苑中的鳥獸,而是檢驗東宮所轄軍隊的實力,跟他來長安的這些親隨能力如何他早就了如指掌,根本無需再看,反倒是東宮十率哪些人可以用,哪些人是廢物,他卻是一無所知。如果接下來他想要在長安有所作為,肯定要依仗這些人,而非自己那五百親隨。
“主上!”伊吉連博德低聲道:“周興那邊有消息!”
“哦?什麼事?”王文佐放下手中的羽毛筆,問道。
“他昨天下午入宮了一次,回來時便行裝沉重,應該是得了什麼賞賜,然後今日便有旨意升遷,去了尚書省當尚書都事!”
“尚書都事?”王文佐皺起了眉頭,尚書都事乃是尚書省處理日常事務的官員,掌文書收發,稽察缺失,監印給紙筆等事。尚書省是大唐三省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相比起原先的萬年縣令,自然是青雲直上,這麼大的升遷肯定不會是沒原因的。而且宮裡也不會隨便就召見一個萬年縣令的,更不要說賞賜了。
“你把周興入宮的情況打聽清楚,尤其是細節,不要吝嗇錢財!”王文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