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姐姐你想回去?”
“不是我想回去,而是彥良他需要我回去!”
李素雯沒說話,她能夠感覺到姐姐話語中的強烈情感,李下玉已經年過三十,卻未曾婚配,亦無子嗣,將一腔感情都投到了彥良身上,而彥良的生母在他剛出生便過世了,父親王文佐又奔走四方,根本沒有時間陪伴他長大,唯有李下玉自小便疼他愛他,當成自己孩子一般看待,陪伴著他長大。說到底,這個被倭人視為天照大神和大國主神的唯一血脈、現世神、大和國家的根基,在李下玉眼裡也不過是個普通的稚童罷了。
“那我呢?”李素雯低聲道。
“看你自己!”李下玉笑道:“我回去是為了彥良,你如果想留在長安,就留在這裡吧,畢竟這裡才是你的故鄉!”
長堤上有一陣歡呼聲打斷了馬車裡的交談,兩人的目光投向窗外,隻見渭河上出現兩條狹長的船,無帆亦無槳,卻能
進退自如,這讓岸上的百姓發出陣陣驚呼。
“阿耶,阿娘,你們看,這就是三郎說的水輪船!”龍輦裡,李弘的麵上漲得通紅:“他還說,用這種水輪船就能逆流而上,通過水路直接從河入渭,漕船直入長安,每年運入長安的漕糧可以增長好幾倍,我們再也不用去洛陽就糧了!”
“咦,真的無帆無槳?”李治眯起有些昏花的眼睛:“阿武,你替我看看!”
“確實無帆無槳,不過在船舷兩側各有兩個輪子,好像是在轉動!”武後也被河麵上的新鮮玩意勾起了興致:“難道船隻就是靠這個進退的?”
“對!就是憑借這個!”李弘笑道:“這船在洛陽的船坊建造,然後沿著黃河過砥柱,逆流而上直入渭水,入關中直抵長安的!至於這船是怎麼回事,當時三郎說了半天,可是寡人還是沒有聽懂!”
“不奇怪,他以前就很擅長這種巧工,寡人記得他在百濟時就有造出不少攻城利器來!”李治笑道:“弘兒,你讓船靠岸,為父我要親眼看看!”
“是!”李弘應了一聲,伸手招來在龍輦旁的王文佐,吩咐了兩句,王文佐下令吹響銅號,很快那兩條快船便朝岸邊的棧橋靠了過來,李治一行人出了龍輦,來到棧橋上,近看才發現那船與尋常船隻並無什麼區彆,隻是一條在兩側各有兩個水輪,而另一條則是在船尾有一對尾輪。
“這船是三郎你建造的嗎?”李治指著岸邊的船問道:“怎麼兩條都不一樣?”
“回稟太上皇陛下!”王文佐躬身道:“這船乃是臣的屬下水陸轉運副使伊吉連博德督領工匠們建造的,臣隻不過提出了一個想法,將其變成船的是工匠們的辛勞,臣不敢貪天之功,據為己有。至於兩條船不一樣,那是因為這船還是剛剛建成,水輪安裝在哪裡更好還不確定,所以先各自建造一條,待到確定了優劣之後,再做決定!”
“嗯!那哪一種更好呢?”李治饒有興致的問道。
“各有各好處!安裝於舷側的增大船寬,對橫穩性有利,遇到風浪不易側翻,但在風浪中不易保持航向,若是在狹窄的水道,容易撞到岸上;而安裝尾輪適用於狹窄航道,但容易側翻。”
“嗯!待寡人上船看看!”李治點了點頭,王文佐趕忙讓部下放好跳板,李弘親自扶著李治登上傳來,李治小心的看了看船側水輪的結構,隻見每個水輪各自由一根長軸驅動,而長軸上有六對踏板,分彆由水手蹬踏,李治還饒有興致的親自踩了兩下,笑道:“不錯,不錯,這的確比劃槳省力多了,咦!你這水輪的槳葉為何不是固定的?”
“因為這樣要省力不少!”王文佐道:“太上皇陛下,水輪的槳葉轉動時,入水時會拍水;出水時會把一部分水帶出水麵,這都會耗費水手的體力,但卻不能推動船隻;所以臣就讓工匠們用鉸鏈固定槳葉,這樣入水出水時槳葉的角度就會偏轉,省下不少水手的體力!”
這番話聽得在場人都似懂非懂,李治也不好意思繼續問,隻得點了點頭,隨口讚賞了兩句,他又在船上轉了轉,發現底部的船艙裡用薄木板隔成一個個方格,便問道:“這應該是裝漕糧的吧?為何要隔成這樣?”
“太上皇陛下有所不知,漕船在河上最怕是遇到側風,因為那樣會讓船向一邊傾斜,而底艙的糧食就好像水一樣,船一歪就會向那邊滑動,讓船愈發傾斜的厲害,最後側翻沉沒,所以臣就在船的底艙修建了這些方格,這樣即使船隻傾斜,倉裡的糧食也不會滑到一邊,防止船隻側翻!”
這一次李治倒是聽懂了,拊掌笑道:“不錯,不錯,確實是如此,三郎果然有巧思呀!這樣下去,寡人也不需要每年都要去洛陽就糧了!”
“是,太上皇陛下!”王文佐應了一聲:“臣以為不光是就糧之事,今後漕運發達,各地商賈通行,百姓亦能大受其利!”
“嗯,弘兒!”
“孩兒在!”李弘趕忙應道。
“吾大唐有功必賞,三郎立下大功,你打算如何賞賜他呀?”
“這老東西,還真會做順水人情!娘的,你兒子給我升官還需要你提醒?”
王文佐聞言下意識的目光轉向李弘,不出意外的在天子的臉上看到了尷尬的表情,片刻後,李弘咳嗽了一聲:“太上皇說的是,王文佐整飭漕運有功,賞絹千段,加官輔國大將軍!”
“謝陛下賞賜,臣愧不敢當!”王文佐趕忙屈膝下拜,輔國大將軍是唐武散官的一階,已經是正二品,對於王文佐來說無非是加工資而已,實際意義不大:“不過修建新式漕船一事,主要是臣的下屬,水陸轉運副使伊吉連博德所為,臣不敢貪功據為己有!”
“那就升其為陝州刺史,水陸轉運使吧!”李弘很清楚王文佐的意思,應允的十分痛快。
“謝陛下!”王文佐趕忙又一次下拜。
“聽其姓名,此人並非我大唐人氏?”武後終於開口了。
“太上皇後說的是,此人本是倭人,當初為遣唐使來我大唐,其後在臣麾下辦事,積功乃至今日!”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