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四章 回憶錄_霓裳鐵衣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霓裳鐵衣曲 > 第兩百六十四章 回憶錄

第兩百六十四章 回憶錄(2 / 2)

“已經年近五旬,如何不老?”王文佐笑了笑:“不過再撐個十年替天子和兒孫們將敵寇都掃平了,還是問題不大的。當初那些一起在百濟倭國奮戰的袍澤也有好多年沒見了,還真有些想念!”

“能夠與大將軍並肩而戰之人,定然是百裡挑一的豪傑!”盧照鄰小心道:“這次能夠盧某能夠結識,也是畢生之幸!”

“嗬嗬嗬!”王文佐笑道:“你說的不錯,若無他們,我也不可能有今日,早就死在哪個犄角旮旯裡了!”

盧照鄰咽了口唾沫,他也曾聽說過王文佐的出身行伍,憑戰功一步步走到今日,其間經曆的危險可想而知,他正想說些什麼,卻聽到王文佐說:“盧先生,你是當世名家,這次隨我出征,煩請你將經曆之事一一記錄下來,待到戰事結束,天下重歸太平,便煩請你將我平生經曆,編輯成書,流傳後世,如何?”

聽到王文佐的提議,盧照鄰臉色微紅:“大將軍將來定然留名青史,自有史家如櫞大筆,卻讓盧某來執筆,著實是有些惶恐了!”

盧照鄰這般反應也不奇怪,他雖然是當世聞名的詩人,但在中國古代各種作品也是有鄙視鏈的:最高的是經:比如《周易》、《論語》、《禮記》之類,其次便是史書,比如《左傳》、《史記》,再往後才是詩詞歌賦這些文藝作品,像、傳奇、戲曲這些就更等而下之了,許多這方麵作品的作者乾脆不用本名,免得有失自己士子的身份,被人嘲笑。像王文佐這種人,死後肯定會在新朝編撰的《唐書》裡有一個列傳的,而能夠編撰《唐書》的作者肯定是當時當世文宗,朝廷重臣,遠非盧照鄰可以比的。

“我說的不是史書裡麵的列傳,而是回憶錄!”王文佐笑道:“就算是韓信、項羽,在史記裡也就幾百個字、上千字而已。而一本關於我本人經曆的回憶錄,從我前往百濟開始,直到我暮年歸隱為止!”說到這裡,他走到海邊的石欄杆旁,向海中望去,聲音變得悠遠起來:“盧先生,王某行事說的好聽點就是行大事者不拘小節,說難聽點就是無所顧忌,後世史書上要麼替我文過飾非,要麼就貶為亂臣賊子,無行之輩。按說那時王某早就死了,這些書生說些什麼又傷不了穴中人半點,隻是想要把此生的經曆記錄下來,讓後世之人從中學到一點東西,少走幾步彎路!到時成書之後,我會讓人抄錄數十冊,除了大唐,其他海外各國我也會送去一冊,省的後世斷絕,讓那些小人,在一個死人頭上亂塗亂畫!”

聽了王文佐這番話,盧照鄰心中閃過一絲莫名的惶恐,大將軍的話語聽起來有些怪異,好似有什麼強仇大敵要對付他,交待後事一般?可問題是以他的才能勢力,又有哪個能對付他?他想了想,小心答道:“大將軍您有後世兒孫,又怎麼會容得小人胡來?”

“後世兒孫?”王文佐笑了笑:“你又怎麼知道他們不會這麼做?若是我猜的沒錯,百年之後,最喜歡對死人塗脂抹粉的便是那群兔崽子。你要記住,那本回憶錄裡寫的是真話!”

“真話!”盧照鄰心中一動,就好像當頭挨了一記悶雷,他抬起頭,隻見王文佐正看著自己,目光中滿是期待之色:“你若是覺得為難,那便算了!”

“不,大將軍既然有命,盧某自當效命!”盧照鄰躬身道。

“好,好,那就好!”王文佐露出一絲如釋重負的笑意:“既然有盧先生執筆,那我就沒什麼好擔心得了!”

事實證明盧照鄰說的沒錯,當天傍晚,金仁問就抵達了成山港。算來從上次在平壤相聚來,王、金二人已經有五六年未曾見麵了。

“仁壽兄!”王文佐撩起錦袍的前襟,向金仁問下拜道。

“三郎!”金仁問趕忙伸手扶住王文佐:“你如今官位已經在我之上,你這是作甚!”

“若無仁壽兄的提攜庇護,我早就死在那太極宮中了!”王文佐歎道:“當初長安一彆,小弟曾經誇下海口,要助你奪回新羅王位,到了今年才總算是有點眉目,當真是慚愧無地!”

“三郎你有這個心意,我就心滿意足了!”金仁問想起當初他送王文佐離開長安,王文佐拔刀起舞賦詩之事,不禁也有幾分感慨:“王位之事,三分看人力,七分看天命,倒也不必著急!”

“如今正是千載難逢的良機!”王文佐笑道:“高句麗亡後,如果金法敏就守著父祖基業,那我還真拿他沒什麼辦法,可既然他貪得無厭,攪動海東,那就休怪我辣手了。仁壽兄請放心,多則半年,少則三個月,我定當拿下金城,助你登基!”

“這麼快?”金仁問吃了一驚:“新羅雖小,但勝兵也不下二十萬,疆土數百裡,加上有靺鞨等外援,倉促之間恐怕不易勝吧?”

“仁壽兄請隨我同舟前往,靜觀其變吧!”

————————————————————

周留城。

周留城曆史悠久。古老磚石的縫隙中長滿了厚厚的苔蘚,城牆上密布的蜘蛛網就像是乾癟的老婦人腿上的血管。城堡正門的兩側聳立著兩座巨大的塔樓,右邊的那座已經坍塌了大部分,這是當初唐軍霹靂車留下的遺跡。幾座新建的小塔樓則守護著城牆的每個拐角。所有塔樓都是正方形,圓形突出於外牆的鼓樓和半月形突出於城牆的塔樓更有利於防禦投石機的攻擊,因為弧形能更有效的反射飛石,這一切都顯示了唐軍工程師的高超工藝。

整座周留城高聳於寬廣肥沃的穀地間,數百年來,百濟人和新羅人為了爭奪這塊穀地,進行著不間斷的戰爭。最終百濟人控製了這裡,並建起了周留城,作為己方東北方邊境支點。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唐人征服了百濟,而後這裡就成為了百濟複國軍的巢穴,扶餘豐璋在這裡登基稱王。經過了三年的戰爭,唐人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周留城也隨之落入這些來自遠方大陸的征服者之手。

比鄰海邊,便利的海上交通、周圍肥沃的田地,讓周留城迅速變得繁榮起來,一座座民房,磨坊在這曾經長滿荊棘和樹林的土地上拔地而起,變成村落和城鎮。百濟人拂去了身上的傷痕,開辟土地、外來者帶來了更新式的工具和先進的技術,尤其是水利灌溉技術,唐人先進的水渠、閘門、水車使得大片遠離河道的土地也可以得到河水的灌溉,農田的產量大大提高。充沛的穀物讓女人和孩子的麵頰豐滿而又紅暈,也吸引了更多來自內地的山民。繁盛的人口也支持了臨海的曬鹽業和與各國的貿易,這裡的財富和人口甚至已經超過了原先百濟的都城泗沘,被認為是熊津都督府的次都。

沈法僧和他的衛隊逶迤前行,穿過連綿起伏的丘陵進入穀地,與他曾經經過的土地相比,周留城周圍簡直是人間天堂——在更北邊,靠近新羅邊界的土地上,農場和果園已經消亡殆儘——隻剩下泥土和灰燼,以及四處散落的燒焦的房屋和磨坊的斷壁殘垣。廢墟上生長著野草、荊棘和蕁麻,除了這些以外,連一點莊稼都沒有。路邊時而出現一撇而過的屍骨,屍骨中的多數是羊骨頭,但是也有馬的、牛的,以及不時出現的人頭骨,或者肋骨中已經長出野草的無頭骨架。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報告夫人!少爺們瘋狂迷戀一村姑 老男人末世求生 末日重生之我做喪屍之王 掙紮在廢土的日子 暗域迷蹤之風衣人 修仙縱橫末世 萬物寂滅,吾以千變破之 崩鐵:星神解離症 在無職轉生中尋找邂逅嗎? 重生球壇,從英乙打造頂級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