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績長歎了一聲,沒有說話,作為大唐開國碩果僅存的元勳重將,李績口中的魏公便是他的老上司,瓦崗寨軍的首領李密。因為李密曾經接受東都皇泰主楊侗的冊封,被封為太尉、尚書令、東南道大行台行軍元帥、魏國公,所以李績稱其為魏公。李密乃是北周八柱國之一李弼的曾孫,也是隋末群雄中曾經距離天子之位最近的人,乃當時著名的兵法大家。李績對其十分忠誠,李密後來被唐軍所殺,屍首還是李績收葬的。這個時候他把王文佐與李密相比,隱藏的深意著實讓人難解。
“這個——”高侃苦笑道:“李公您也未免太高看王文佐了吧?他如何比的上李密?”
“王文佐聲名是及不上魏公,可若當時統領瓦崗軍的是他,奪取天下的未必是先帝?”李績歎道。
“為何這麼說?”
“魏公多次擊敗隋軍,然東都堅固,始終不得下,隋軍敗而後振,最後一戰敗於王世充,一世英名毀於一旦。”李績道:“而王文佐善造攻城器械,若當初統領瓦崗軍的是他,隻怕先帝還在太原時,瓦崗軍就已經破東都,入關中了!”
“他的攻城器械有那麼厲害?”高侃吃了一驚:“東都的城牆可不是開玩笑的,還有守城器械也十分精良,當初先帝也奈何不得,是築長圍困之,在虎牢大破竇建德,王世充見大勢已去,這才自縛出降的!若是真的攻打,隻怕先帝倉促間也攻不下來!”呞
原來當時的洛陽城乃是隋煬帝建成的,負責設計東都的是當時著名的建築大師宇文愷,每月使用役丁200萬人,又從各地遷徙數萬戶富戶前來,城牆堅固高聳,橫跨洛河兩岸,府庫充實,是當時的著名的堅城,隋末爭霸戰爭最後的三方大決戰實際上就是圍繞著洛陽城的爭奪進行的。可無論是先前的李密,還是後來的李世民,在野戰取得勝利之後,都沒有選擇發動猛攻,而是選擇間接路線來達到目標,這是洛陽城防堅固程度的最好證明。
“厲不厲害過幾日你就能親眼看到了!”李績道:“不過百濟境內山城極多,這個我們都知道的,他能平定當初的叛亂,善治器械也不奇怪!”
“那既然這樣,為何不采納王文佐的獻策,一舉滅高句麗新羅二國,您老也能青史留名,我等也能沾點光!”高侃問道。
“青史留名?”李績笑道:“這的確是很大的誘惑呀!人過七十死不為夭,老夫這個年紀,什麼權位富貴都是過眼雲煙,唯一在意的就是死後的那點名聲了,若是墓道神道碑上多記上一筆,想想也是舒服!哎,可惜,可惜呀!”
“可惜什麼?”高侃問道。
“王文佐太像魏公了!”
高侃愣住了,這已經是李績第二次說王文佐像自己的老上司了,顯然這一次並不是說王文佐懂兵法,能得人死力了。李密在曆史上除了以會用兵、善於用人之外,還以野心勃勃、不甘人下而著稱,據說他少年時憑借父蔭任左親衛府大都督、東宮千牛備身,在宮中當侍衛。呞
隋煬帝有一次在侍衛裡看到他,就問手下宇文述::“剛才在左邊儀仗隊裡的黑臉小孩是個什麼人?”宇文述回答說:“他是已故蒲山公李寬的兒子,叫李密。”隋煬帝說:“這個小孩顧盼的神態很不尋常,彆讓他在宮裡擔任宿衛。”這次李績明顯指的是後者。
“英國公您有些言過其實了吧?照我看王文佐不是那種不知分寸的狂徒吧?”
“嗬嗬!”李績笑道:“你知道嗎?魏公當初在隋煬帝打算出兵征討高句麗之前,也從沒有想過要起兵造反的!留著新羅扯扯王文佐的後腿,對他,對大唐都未必是壞事!”
————————————————————————
當王文佐回到住處,每個人都小心的退到一旁,屏氣低聲,唯恐成為發泄怒氣的靶子。
“主上,要上晚飯嗎?”曹文宗問道。
“我不餓,待會再說!”王文佐悶悶不樂的坐在椅子上,剛剛在李績那兒碰的軟釘子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這一方略他已經盤算很久了,覺得有很高的成算。在他看來像李績這樣的老人已經無所求,唯一渴望的就是名聲,如果能一舉平定二國,他的聲望肯定會直線上升,甚至超過貞觀時與他齊名的衛國公李靖。居然連這樣的誘惑都能抵擋住,這老頭當真是不一般。呞
曹文宗看出王文佐的神色不對,他揮了揮手,示意屋內的婢女都退下,自己站在王文佐身後,一言不發,過了好一會兒,王文佐突然吐出一口長氣,問道:“對了,伍小乙和小蠻他們現在怎麼樣了?你有他們的消息嗎?”
“小乙和小蠻?”曹文宗沒想到王文佐為何突然問到這兩個人:“屬下不知,最近一次消息也是三個多月前的事情了!”
“他們都還好吧?”
“都好,都好!”曹文宗趕忙答道:“聽說他們已經在那邊立下腳,還開了好幾家騾馬店、酒肆、餅鋪什麼的!”
“哦?不錯,不錯!”王文佐饒有興致的點了點頭:“你寫一封信給他們,讓他們把新羅國內的情況寫清楚,我想了解一下!”
“是!”曹文宗已經大概猜到王文佐的心意,不過他不敢多問,點了點頭:“屬下馬上就準備!”
王文佐點了點頭,他伸出右手撫摩著自己的刀柄,那柄金仁問贈給自己的寶刀刀柄尾端是一塊象牙球,已經被手掌打磨的無比光滑。他拔刀出鞘,看到色澤沉暗的精鋼刀身曆經千錘百煉所留下的波紋。呞
“亂則斬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