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輪回勢?”王嵐嵐大眼睛眨了眨,這個名詞她從來沒有聽說過。新奇中文iqi.
“所謂‘輪回勢’,通俗地說,就是一種循環的規律。世間萬物雖然千變萬化,但是這些變化是有周期性的。”
老君道,“白天、黑夜,這是一天的輪回;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這是季節的輪回;出生、上學、工作、結婚、生子、死亡,這是一個人一生的輪回。隻要你用心觀察,便會發現世界上的所有變化都是有周期的,它們正以不同的形式進行著類似的輪回。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觀離合,日升月落,鬥轉星移……無論是生物,還是非生物,都不例外。”
王嵐嵐點點頭,這個不太複雜。
老君繼續道:“小說源於生活,生活中的輪回在小說中同樣存在。在傳統的小說創作手法中,便有‘起、承、轉、合’的套路。從起因,到發展,到高-潮,最後落幕,每一段劇情就是一個輪回。這種循環的變化規律,我們就稱它為‘輪回勢’,一篇小說就是由許多的輪回勢構成的。”
王嵐嵐問:“老君爺爺,輪回勢有什麼用呢?”
老君笑了笑,說道:“輪回勢用途可大了,它既可布局,又可破局。就拿破局來說,如果掌握了一個謎局的輪回勢,你就能預測它未來的變化。比如說,春天結束了,你就知道接下來要進入夏天。夏天結束了,你就知道後麵是秋天。我們之所以能準確預測季節的變化,便是因我們掌握了四季的輪回勢。”
王嵐嵐眼睛微微一亮:“我明白了,用輪回勢可以發現事物變化的流程,知曉每一個步驟的變化方向。”
“對。”老君問,“無論是小說中,還是現實世界中,還有無數類似這樣的輪回勢,世界上的每一樣事物均在不同輪回勢之中。雖然輪回勢有長有短,有大有小。有顯有隱,有動有靜,但是它們的本質是相通的。”
“輪回勢由兩個要素組成,一個是輪回體。一個是輪回軸。輪回體又分為三個部分,分彆是主體、客體和虛體。輪回軸同樣分為三個部分,分彆是時間軸、空間軸和虛軸……”
老君開始詳細地講解起“輪回勢”組成要素,他深入淺出,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了出來。王嵐嵐大部分都能聽懂。遇到不懂的地方,王嵐嵐會當場提問,老君則會耐心地解答。
在聽講的過程中,王嵐嵐始終處於極度興奮的狀態,因為老君的話猶如醍醐灌頂一般,令她一次次豁然開朗。
王嵐嵐以前沒上過學,許多知識都是她自學的,比較零碎。在聽完老君的講解後,她驚奇地發現知識本身也有輪回勢,它們可以根據一定的變化規則串聯起來。成為一個體係。
不知不覺中,王嵐嵐學過的許多知識開始發生連接,在腦海裡形成一個循環反複的知識鏈,她的思維頓時清晰了起來,仿佛整個人都變聰明了一樣。
這種感覺妙不可言。
兩個小時後。
“輪回勢的變化形態是無窮無儘的,不過,隻要掌握了輪回勢的組成原理,就能以不變應萬變。”
老君最後總結道,“另外,你要記住一點。輪回勢隻是一個工具。至於如何使用這個工具,就需要你自己慢慢去實踐和體會。”
“嗯。”王嵐嵐連連點頭,“老君爺爺,你好厲害。居然懂得這麼多。”
老君笑道:“我隻是比你多活幾年罷了。好了,時間不早了,今天先學到這裡,明天晚上十二點你再來找我。”
王嵐嵐問:“你明天還在這裡嗎?”
“對,還是在這一棵菩提樹下。”老君提醒道,“嵐嵐。今晚的事你不要向外人提起,這是我們兩人的小秘密,記住了嗎?”
“嗯。”王嵐嵐道,“老君爺爺,那我先回宿舍睡覺了。”
“去吧,雨天路滑,自己小心點。”
“知道了。”
告彆後,王嵐嵐獨自走出菩提樹下,匆匆離去。
在走了一百多米後,她忽然停了下來,爬到一棵大樹上,取出望遠鏡,遠遠地監視著菩提樹的狀況。
她是想查探老君的身份。
剛剛在聊天時,王嵐嵐就覺得老君這個老爺爺很古怪,始終不肯露麵,她幾次詢問老君的身世,老君卻說他自己也忘了。
無奈之下,王嵐嵐隻好用望遠鏡偷偷進行查探。結果,在樹上偷-窺了十幾分鐘,菩提樹周圍一點動靜沒有,更沒有發現老君的蹤影。
“老君爺爺難道走了?怎麼一點影子都沒有呢?”
又蹲守了十幾分鐘,依舊一無所獲,王嵐嵐才從樹上跳下,返回宿舍。
抵達時,已是淩晨三點多,宿舍裡的三名女同學都在睡覺。
王嵐嵐躺到自己的床位上,卻始終睡不著,腦海裡反複思考著今晚剛學的《情節波》第一勢“輪回勢”的知識。
半個多小時後,王嵐嵐趴在床上,打開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查閱了一些有關鳥類的資料,並結合輪回勢的知識,試圖推理出巨型大鳥事件的真相。
折騰了一個多小時,王嵐嵐腦海裡靈光一閃,終於找到了一個思路,她立即把思路寫了下來,變成一篇推理小說,小說名為《名偵探王南之大鳥奇案》。
王嵐嵐寫作時異常專注,很快地,天亮了。
“哈”
清晨七點多,王嵐嵐長長打了個哈欠,她的小說終於寫好了。整理了一下稿件,王嵐嵐把小說直接發送到白鶴教授的郵箱裡。
這是她上交的作業。
交完作業,王嵐嵐關掉電腦,蓋上被子,開始在床上美美地睡了起來……
……
下午一點多。
王嵐嵐蘇醒了過來。
吃完飯後,她立即去上課,今天下午有一堂《情節邏輯學》的課程。
課堂裡。
“大家今天上交的作業我都看過了,不少同學完成得相當出色。”
講台上,白鶴教授扶了扶老花鏡,說道,“在300多名同學當中。有45名同學順利完成了作業,他們每個人至少為大鳥事件想出了50種合理的解釋,把昨天學到的課程進行靈活運用。其中,完成得最出色的同學是元芳同學。她總共為大鳥事件想出93種合理的解釋,是所有同學當中數量最多的。”
此話一出,全班300多名學生的目光不約而同望向坐在第三排座位的花映雪,有些同學忍不住小聲議論起來。
“這個元芳同學是哪個專業的,這麼厲害。居然想出93種答案?”
“據說是個轉校生,從冬蟲小說學院轉過來。”
“冬蟲小說學院的學生這麼牛逼?這個元芳真是才貌雙全啊!”
“你不會是想追她吧?我勸你早死了這條心。據我所知,元芳已經有男朋友了,她男朋友叫狄仁傑,兩人現在住在同一間宿舍。”
“不會吧?這狄仁傑又是什麼來頭?”
“好像也是轉校生,聽說也是個奇才。”
……
麵對著周圍同學的議論聲和膜拜的目光,花映雪十分平靜。
實際上,《情節邏輯學》這一門課程花映雪學得有點吃力。
花映雪之前主修的是人物流和意識流,這兩個流派都偏向感性,對邏輯的要求比較低。特彆是意識流。幾乎完全拋棄邏輯。
而情節流正好相反,它最注重的正是邏輯推演。
於是,花映雪很不適合情節流的理論,隻是由於她從劉星大腦裡移植了《入勝閱讀術》的記憶,想象力突飛猛進,在300多名學生當中,她的想象力穩居第一。
正是憑借出色的想象力,花映雪輕易地就完成了昨天的作業。
“除了花映雪同學外,還有其它幾名同學的作業也完成得相當不錯。”
白鶴教授繼續說道,“比如。尹大平同學,他想出了78種答案;李春梅同學,她想出了69種答案;黃鶴樓同學,他想出了84種答案……這些同學都初步掌握了情節邏輯的分析技巧。”
停了一下。白鶴教授突然提高嗓音,鄭重地說道,“在這裡,我要特彆表揚一個同學,她的作業完成度令我非常震驚。”
“震驚?”
聞言,300多名學生麵麵相覷。要讓白鶴這個老教授震驚可不是容易的事,難道這間教室裡還有比花映雪更牛逼的存在?
是哪個同學如此逆天?
正當眾學生疑惑之際,白鶴教授點名道:“這個令我震驚的同學,便是王嵐嵐同學。王嵐嵐在作業裡隻給出一種答案,但是她這個答案的思維角度卻十分獨特。”
說完,白鶴教授打開王嵐嵐寫的作業《名偵探王南之大鳥奇案》,將它放映在教室的教學屏幕上,介紹道,“在王嵐嵐的作業中,她認為這一隻巨型大鳥就是傳說中的史前物種雕獸!在兩年多以前,禦風山出土了第一座書棺,書棺的密碼詢問《射雕英雄傳》的問題。當時,著名考古專家胡安教授曾經有一個大膽的推斷,認為書棺是史前文明的產物,而雕獸可能是導致史前文明消失的異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