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用魯詩本,有齊、韓兩家異字;《公羊傳》用嚴氏本,有顏氏異字;《論語》用某本,有盍、毛、包、周諸家異字。
共約二十萬零九百一十一字。這對糾正俗儒的穿鑿附會,臆造彆字,維護文字的統一,起了積極作用。
可以說,在天下士子的眼中,熹平石經的首倡者蔡邕的身份被無限拔高,神聖不可侵犯。
君不見蔡中郎獲罪,出雒陽時,太學士子相送者不下三千人。
此時,石經依舊還在篆刻當中,曆史上一直延續到後年才完工。但是蔡伯喈的地位,還是沒有多少下降。
“琳一直有個疑問,希望諸君答我。”陳琳的聲音在一片靜寂中顯得很是突兀:“今日究竟是何人相邀?人家子龍何時與你等結仇?”
“沒錯,”阮瑀斬釘截鐵地說道:“瑀求學於蔡師,子龍為吾師弟。汝等為難於趙雲,就是與瑀為敵,誰第一個上來!”
陳琳本來和趙雲沒有任何交情,可誰叫海商的事情上,徐州陳家除了陳登他們那一家外,還有陳琳這一家。
先是海西徐家鼓動,後有徐州首富糜家參與,可以說,整個徐州,隻有極少家族沒有參加,陳家自然不在其列。
不管是太學的士子也好,鴻都門學的士子也罷,說什麼都不可能與家族對抗。
在以孝立國的大漢,要是和家族背道而馳,就會被安上不孝的罪名。
若陳琳今天敢在這裡對付趙雲,改日陳家的事情暴露出來,天下之大,沒有他的容身之地。
樓上的包間裡,剛才趁機扇陰風點鬼火的人,此刻規規矩矩地站在那裡。
“讓你去組織下學子,不是讓你自己出頭,你是何人,敢於領導太學士子?”那人氣急,一個大耳刮子扇了過去。
他扭頭轉向一旁:“長文兄,此事看來隻有你親自出馬!”
“也好!”陳群長身而起,不多說話,拱拱手出門。
“主公,”此人儘管挨了一巴掌,卻沒有半分尷尬:“陳長文的文才稍顯不足。”
“某知道!”這人一臉凝重:“然則他的家世,不是你等所能比擬的。潁川陳家,可是天下少有的大家族。”
“陳家開枝散葉,把勢力從潁川擴張到徐州,端的不可小覷。”
“苦也!”在座一人直拍大腿:“我等如何在此處?下不去也,要被堵在當場。”
“樂兄,你和我在太學士子麵前估計一點名氣都沒有。”旁邊一人慢條斯理地說:“倒是袁兄,你在太學裡可有不少熟人。”
人都是這樣的,哪怕自己的處境也不好,看到彆人比自己更慘,立馬就覺得心情舒服多了。
樂兄深以為然,笑盈盈地看看袁兄:“某和賈兄稍事喬裝改扮一番,大搖大擺走出去也不會有人發覺。”
“既如此,樂兄,我們走吧。”賈兄心裡直打鼓:“不然,太學士子上來,發現我們就麻煩大了。”
“是啊,袁兄,樂某就先告辭了。”樂兄拱拱手:“此後畢竟要和趙家小子同僚,被彆人說出去就不好看了。”
兩人一前一後,把帽子拉得低低的。
看著他們的背影,那太學士子不由緊張起來:“主公,我們也收拾一番走吧。”
“蠢貨!”袁兄輕叱:“他們是十足的蠢貨,你也一樣。這裡是燕趙風味的包房,誰敢上來?”
說著,臉上連連冷笑。(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