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雨的確從來沒有去過楓林城,但她的信去過。
關於一個少年年少的迷茫,關於一個女童天真的好奇,以及小城外如焰永燃的紅楓……
曾經在文字裡飛來。
沒有拜訪過所愛之人的故鄉,多少是有些遺憾。好像因此未能參與他的童年,缺席了他的過去。
尤其……那是那個少年也不能再感受的過去。草長鶯飛的歲月裡,記憶中美好的那一切,如今都填在墳塚裡。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薑真君,也隻能夠緬懷,沒辦法彌補了。
但將時間撥回到那一年,淩霄閣的少主,的確沒有想過拜訪楓林城。
彼時對於“薑望”這個名字的印象,隻是基於感謝和欣賞。
欣賞一個乾乾淨淨的少年,感謝“救命之恩”——
當然並沒有救她的命。
但她不是那種會輕視他人付出的人。
不會覺得“用不著你救,我多的是保命手段。”
她記得那一刻的失措、驚險,事後又覺得自己蠢得好笑的瞬間。彼刻那位萬古人間最豪傑,還沒開始培養她的戰鬥能力。
她珍惜的是那份萍水相逢卻援手相救的心情。
是有那種人存在的。
明明落水獲救,卻覺得“岸上那麼多人,你不救也有彆人救”。
覺得自己本就不會死,認為彆人的付出無足輕重。
那種人怎麼說……叫人想要把他摁下去,重新溺一遍。
財神當然不會做這種事,但也會偷偷地劃上一筆,叫他以後都沒有錢。
不懂得感恩的人,沒有財緣。
此時的財神大人,剛剛確立了淩霄閣的全新道術體係,已經布置好相關的準備工作,開始全麵推行……此舉將大幅提升淩霄閣的整體實力。
一整天的忙碌後,回到老葉常住的小樓,靠在老葉常坐的躺椅上,指尖飛轉著寶錢。
她現在大概能明白葉大豪傑躺在這裡看閒書的心情,理解老爹滿足的歎聲——在追索一真道、參與平等國任務的九死一生裡,雲淡風輕地拿一捧花回來,說女兒啊,爹去幽會了,你懂事點不要多問,呐,你喜歡的花。然後躲進小樓懶秋冬。
這些閒碎的瞬間,是葉大豪傑一生都珍惜的安寧。
但她不得閒。
從前她不明白,現在卻很深刻——
哪有什麼世外桃源,不過是有人遮擋了風雨。
她的長靴交迭在一起,慵懶地半靠,身上的公子白衣泛起寶光。
頭頂泛起一縷一縷的雲氣,煙色飄渺,最後交織成混轉的雲團,像一柄遮風擋雨的大傘。
但若有人開啟靈眼,細究其間,便能看到仙光飛縱,神舟穿梭,雲海洶湧。
這是一道仙術,師從……薑先生。但自有創見,已成新章。
在身份上他們是人族第一天驕和當代財神。
在地位上他們是太虛閣員和淩霄閣主。
在信箋上他們是楓下小薑和雲上青雨。
在修行上他們是薑先生和葉同學……
不可否認許多戰鬥的技巧、修行的方法,都是師從薑先生。畢竟早期的信箋,多是討論修行,最開始她還是葉師父呢。
後來眼瞅著就跟不上了……這才顛倒了身份。
優秀的學生總有自己的創見,她葉青雨雖自覺不是什麼時代弄潮的蓋世天驕,但在學習上,也從來都是優等生。
就如眼下這道仙術。
薑真君有一道仙術,叫【仙念星河】。
其實並不具備太複雜的技巧,就是以強大無邊的仙念,做摧枯拉朽的窮舉般的推演。薑真君常常用這道仙術來處理他所捕獲的見聞。
學員小葉的仙念,著實孱弱許多,在量和質上都遠不能及薑先生洞真時。
可是身為當代財神,處理繁雜信息的需求,還要勝過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薑先生。
神道自然有對待信仰洪流的方式,通常分為兩種——
一種是“無視”,管你求什麼,主打一個不管。信仰笑納,訴求笑話。偶爾隨機施舍幾個信徒,降下神跡,也便是處理了。彆說效果還很好,畢竟神嘛,高高在上才讓人敬畏。
一種是大水漫灌,神輝普照。分區分域,一大塊一大塊地播撒神力。這一塊治個小病,那一塊今夜好眠……不管你求什麼,總之神愛世人。大部分時候是好的,畢竟喝符水喝不死人。
坦白說,都粗糙了些。
但也能夠理解,一般的神靈,真沒辦法應付那麼多信仰。
當年的永恒天國,還有專門的信仰司,可以確保照顧到每一分信仰。
青穹神尊對此做了更完善的調整,也並不吝嗇傳授,但她不打算建立神廷,也便無法照搬。
當然財神也是搬進了青穹天國的,位列主神之尊,在草原上得到的財神信仰,便全由青穹天國信仰司幫忙處理,她隻需定期支付相當於損耗成本的信仰之力,便能享受極其純淨的信仰收獲。
為了保持神性的自主,草原之外的信仰之力,還是得她自己處理。
來自幽冥的暮扶搖先生,也有祂的獨門絕技,祂的永夜神國裡,全是【信仰靈】!一種為信仰而生的靈體,隻能以魂的形態修成。一頭信仰靈所奉獻的信仰,遠逾千人,且無比純淨,無須另外處理。
但【信仰靈】的形成,需要漫長時光的培養、積累,葉青雨更不可能殺人催靈,因此也用不上。
葉大豪傑當年的處理方式,是借道於雲上商路,分散在天下商道,以商道行神事。這也是他當時出於隱晦的考慮。
這種選擇太過混同香火,糾纏紅塵,於葉大豪傑自己是沒什麼影響,於她來說,會影響她的仙道修行。
雖則在神道上有父親留下來的豐厚積累,但她還是在仙道上更有天賦。畢竟她的母親是代表仙宮時代最後計劃的【仙種】,她生來為仙。
在綜合考量後,葉青雨決定還是以如意仙念為主。
財神接收到的信仰訊息,先在各地各廟的財神金身進行初篩,分門彆類,按章尋目——年齡、職業、地域、信仰程度等等,都各有條目。
此後才投入財神的神國,進行一次汙染的過濾。
不同的信仰者,帶著不同的心情,憎惡、厭恨,詛咒他人窮困,希望自己能掠奪他人……這些都是“汙染”。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神道修士,便是在這種汙染裡淪落,從此跌落泥淖。
當代財神在人間有基業,完全不停駐神國,也不做彆的建設,隻將神國作為信仰之路上的終極驛站。
得到純化的信仰,才升入雲端,進入她以雲篆編織幻化的雲海。
不同的信仰表現為不同的雲氣,自顯其形,井然有序。
如意仙光交織其間,作為靈感的源泉,加持對複雜的信仰問題的思考。
財神之力刻為神舟,不斷地撞開雲海鬱結,捕撈思考過程裡的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