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寧很快就收拾收拾去公社了。
這次回來以後,家裡人共同送了慕寧一件禮物。
有時候親情還是挺能打動人的。
慕寧的成績還沒出來呢,家裡人就一起給她湊了一輛自行車的錢。
至於自行車票,是遠在四九城的二哥給她弄來的票。
他們夫妻兩個人在那邊生活的挺不錯的,一想到自己小妹在這邊考大學,還要來回在公社奔波,他們就主動給她淘了一張自行車票。
回來以後,看到那輛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的自行車。
慕寧真是有點忍不住了,家裡人對她也太好了。
主要是這家人都沒有壞心思,是真心實意想對她好。
怪不得原主總放不下家人,這麼好的家人,因為她一時昏了頭,到最後變成那個樣子,作為女兒,作為妹妹,心情怎麼能夠好得起來,怎麼可能沒有愧疚之心。
慕寧坐在自己的車上,對大家打招呼:“好了,我要騎著這輛車去辦事了,等我到公社了,一定把咱家給我合力買一輛自行車的事傳得所有人都知道。我還要寫一篇文章,誇讚一下我親愛的家人。”
“你可彆寫!”
劉秀英忍不住起雞皮疙瘩。
他們還以為慕寧能說出什麼正經的話來呢,這沒兩句,又開始飄起來了。
一輛自行車的錢,其實他們夫妻也能負擔,但慕寧的大哥二哥三哥都要給慕寧一點回報,他們沒辦法,就接受了。
這年頭哪有用文章誇讚家人的,就好像是他們做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兒,他們做父母的臉皮薄,受不了。
而且就是一輛自行車,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慕寧就是跟他們開個玩笑,她當然不會在這個時機寫這樣一篇文章。
但等到後來,她在寫回憶錄時,專門用了一定的篇幅描述了家裡人對她的愛。
家裡其實表麵上體麵,但養孩子,吃飯,花了不少錢。
她這個小妹妹每天懶懶散散,要不然就出去玩,要不然就帶著孩子瘋跑,沒有對家裡做出什麼貢獻。
但他們出於對她最真摯的愛,給她買了這樣一輛自行車。
她是村裡人第一個擁有自行車的女孩子。
在那個時候,甚至都沒出高考成績,家裡人並不知道她考得怎麼樣,他們隻是覺得慕寧需要這樣一輛自行車,就給她買了。
不需要作為嘉獎,也沒有任何附加的條件,隻是她需要,就給她買了。
這就是家裡人對她最真誠、也最親近的愛護。
如果沒有這樣的家人做後盾,她後來又怎麼能夠走得那麼順利呢?
家人是她永遠的避風港。
後來她的回憶錄被很多人閱讀,他們同樣為這份親情感動。
當然,在這個時候,慕寧還沒有那麼厲害,她隻是對家裡人開了個玩笑,隨後就騎著自行車走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