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滅虜軍和揚威軍成立之前,這個缺點還不是很顯眼。
但是,這兩支新軍成立之後,一直就是仿照著方二的天火軍采取的募兵製。
全職士兵,和兼職的士兵,戰鬥力對比,一下子就凸顯了出來。
同樣的一萬士兵,揚威軍就算不用火器,都能乾翻一萬的左武衛!
這是程咬金之前私下裡向李靖直言過的事實,在出任揚威軍大將軍之前,他就是左衛武的最高指揮,所以他的話,可信度是不容置疑的。
李靖在奏折中的這一番剖析,遠比方二昨日私下裡所說的更有說服力。
殿內的武官無不動容,他們隻見識過火器的犀利,卻從未深究過揚威軍的真實戰力,直到現在才知道,戰力的根本,不隻是在武器的差彆上,士兵本身的戰鬥力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奏折裡分析完了府兵製之後,李靖在上麵就提到了漢時的督護府。
督護,為督軍、護民之意。
戰時,有臨機專斷之權,甚至有發動對外戰爭的權利。
和平,則對內剿匪、除惡,以安境內百姓。
雖然和軍區的名字不同,但行使的職權卻相差無幾,而且這是漢時就有的,相比於軍區這個新的稱呼來說,文武百官更加容易理解。
甚至在督護府的設定上,李靖直接建議設定九個督護府。
國都為中央都護府,由李世民親任最高指揮。
安東、安西、安南、安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極為各方守衛。
同時,在設定督護府的同時,對現有府兵進行改製精簡。
擇能戰、敢戰之精兵留用,老弱病殘等兵員進行淘汰。
同時作戰方式,也改用火器加刀兵混合,每個督護府,由一萬火器軍,配一萬精騎、三萬步卒。
李承乾讀的很賣力,一整篇奏折讀下來,小臉兒通紅,不知是被李靖勾起了熱血,還是讀奏折累的。
見自家兒子把奏折讀完,李世民便出言說道。
“諸位愛卿,奏折都聽完了,說說你們的看法。”
殿內的百官陷入了激烈的討論之中。
兵製,可謂是國之根本所在。
如今一旦改動,後果難以預料。
“皇上!俺讚同藥師的提議!”
“之前每次出兵,都得好生篩選一番,太耽誤時間。”
“可不篩選的話,那些老弱上了戰場隻能是拖累。”
“若是這番改製之後,麾下全是精兵,哪還有那麼多的麻煩事兒!”
第一個站出來附和的是尉遲敬德。
他也是嘗到了新軍的甜頭,之前的滅虜軍可是他在帶的,對新軍的好處再清楚不過。
“皇上!俺也同意!”
“皇上!臣附議!”
“臣附議!”
一眾武將接連走出隊列。
李世民剛想點頭,就聽到了反對的聲音。
“皇香,額緩對~!”
魏征捂著嘴站了出來。
昨天方二給他的紅花油,把他臉上的淤青散掉了,可嘴巴裡的傷卻還沒好,說起話來好像有些跑風似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