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按一個哨站管一個營的標準。
要求儲存夠利刃軍團一個營3天的量,利刃的能量消耗差不多是常規體型人類的兩倍,行軍戰鬥狀態差不多是8000大卡一天,雖然作戰安排上沒有太多行軍的部分,還是按這個數算,三天就是三噸糖。
多餘三噸的部分,由各團後勤連負責,每月清出,集中到總部製表,扣除軍隊損耗後還有餘額的就上交。
總的來說,這套新哨站係統就是為了儘可能填掉軍隊的糖損耗。
實際操作中,軍隊的日常餐並不是和糖塊死磕,也會配備蔬菜、肉餐、粥麵之類的,所以平時會出現大量的糖結餘。
新哨站係統還是個備用的概念,萬一局勢惡化到無法給軍隊正常供給,起碼他們靠著自己能頂上一陣。
日常結餘,王齊打算做一次大善人,拿去給境外賑災。
形式嘛,修機場、排水渠,有餘力的話可以給當地領主修一修城牆。
計劃為100萬餓肚子的災民,提供每人每天800卡熱量,也就是每人每天160克糖。
這個數字用來做基建肯定有點離譜,但王齊還是得基於自身能力來做事。
100萬人對應的供應量就是每天160噸,即使用轉讓給航空局的蠻牛滑翔型來運,也要15個架次,但很明顯15個城市很難湊出100萬來,實際運輸架次要翻倍,大部分地區隻能用木頭人係列對接。
這些飛行活動完全不盈利,隻能順便花錢采購點特產比如礦石什麼的,也不可能把規模擴大到會影響正常運輸需求的程度。
作為補償,對這一百萬人每天發2角錢。
兩角錢在境內可以吃飽,眼前境外的情況可能買不了啥,但湊合著也能讓受救濟群體裡不能參加勞動的老人小孩活著……尤其是小孩。
雖然王齊知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而災難期間年老者注定要給勞動力讓位,這就是自然競爭的殘酷。
小孩也一樣,災荒時換著吃孩子不是吃大人,同樣也是保證壯年勞動力的存活率,當然也因為小孩打不贏大人。
對應這麼大規模的賑濟,行動之前還要運輸工具。
這部分為了節省運力,隻運輸鋤頭、鎬頭,木杆到當地加工,加上加工獨輪車、板車的各種工具、釘子,大約需要損耗2000噸運力。
後麵還有更麻煩的。
地麵物資管理,境內還好,境外至少要兩萬人!
稍微算算就能看到,發物資的每人每天對應200人,超過這個數大概會產生專業對口需求,組織勞動的每人每天對應80到100人,維持秩序的比例要更大。
那麼多人自然不可能境內派遣,占用的運力太可怕,所以隻能當地雇傭。
家裡有自己的行政部門,王齊知道這個比例工作量還是太大,境外太遠,必然產生腐敗和相互傾軋,可也管不了那麼多,首先讓更多人活下來才是要務。
難民每天隻乾活四小時甚至兩小時都無所謂,可這些地麵工作人員在1對100,1對200的情況下就是全日製工作了。
給這些人發工資也可以,畢竟撒錢也是王齊的計劃。
但為了稍微打壓一下境外的糧食店麵售價的上限,最好還是用食物加工資的形式。
按1千克蔬菜,300克糖,300克豆子,加3角錢,差不多是1元錢的規模。
整體損耗運力每天200噸,對應100萬人口規模的救濟,這個手筆感覺能看。
各城市的糖儲備在此前災難期釋放一波之後也已經再次儲滿,如果魔族不來搗亂,可以試著囤幾千噸,看看是給100萬難民發額外營養補貼,還是擴大救濟規模,這就不好直接定下了,先把救濟運轉起來再看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