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不知道彗星掉下來是什麼情況,我們的人也不會計算碰撞當量。”
不是不會算,而是沒辦法算。
質能方程本身很簡明,但實際衝擊結果,要視彗星的大小、密度、形狀來定,密度小的部分很容易就被大氣壓縮和摩擦升溫在落地前給搓爆了。
空爆挺唬人,卻不厲害。
還是以核彈為例。
說起來好像核彈衝擊波動不動能波及幾千上萬平方公裡,其實空爆為主的攻擊,在有地下掩體的情況下,要消滅一個300萬人口規模城市中八成的活人,就需要60至100顆50萬噸當量的。
這一波炸完,甚至還有三成以上的地表建築能保持基本功能!當然裡麵應該沒活人了。
核彈殺人是通過光、熱效應,核爆光足以穿透一定厚度的牆體把人的皮膚烤融化,衝擊波的效果在大量建築遮蔽時甚至不如光殺傷,爆炸瞬間輻射和核塵埃引起的放射病都是後續的事了。
彗星撞擊也是差不多的,實際真正有效的,隻有低空爆炸的大個頭天體和直接觸地爆炸,其餘什麼距離地麵十五公裡、二十公裡就爆炸的玩意,隻要不在爆點正下方,找個掩體基本沒啥大事。
總之天體碰撞的當量計算是個很複雜的綜合科學,尤其彗星這種石頭和冰的混合物,沒有常年的近距離追蹤調查甚至取樣,即使有整套理論也沒辦法算出當量來。
王齊得到魔法陣的消息,不再追問,還是得靠自己。
喊來衛戍部隊的兩位將軍,讓他們去協調王城人員避難。
王城下方有巨大的地下場所,不計算城牆下方,從王庭樹地下五十米往下推,大大小小的平地總計麵積十萬平米,幾個大層的高度足夠開出兩到三層樓,理論上好像可以裝進十幾萬人,畢竟一個人躺著有零點幾平米就夠了。
實際連理論都過不去,因為通風問題。
二氧化碳比空氣重,在地表借助風力會比較均勻的分布在下層空氣裡,然而在地下封閉空間會出現典型沉積,哪怕是防空洞,人堆多了躺地上的也更容易死,何況是幾百米深度的超級井。
王齊想了很多辦法,包括王庭樹自己吸收一部分碳,再利用一種特殊的生物管道,通過一層層活動瓣膜把空氣壓到最下層,但作用都很有限。
碳彙集的部分,一般植物上是葉子來做,而地下避難所則是王庭樹的根係。雖然它是神器,還是要講基本規則,樹吸收碳的目的是為了合成以澱粉為主的各種資源,合成的過程需要光做能量源。
地下沒有光,把葉子以壁紙的形態強行生長在裡麵,反而還要排碳呼吸作用)。
有想過利用地熱代替光,不過王齊的學識就有點搞不懂了。
現在使用的方法,是利用海蜇木的纖維導光性引入一部分光源,可它畢竟不是光纖,大部分光都在半路上被散射掉了,雖然地下看起來黑漆漆的,不過這些散射出來的光,足夠夜族以黑白視覺看清東西。
深入三百多米抵達最下層後,再集中出來的照度,目測感受也就能到20x。
照度有多低呢……僅能勉強抑製樹葉壁紙的呼吸作用,就這還是王庭樹本身的器官對光的需求不那麼高。
碳彙集效果不會算,反正肯定滿足不了所有人全部塞進來。
在王齊沒想到更好的導光纖維改進方式前,現在地下換氣主要依賴瓣膜通風係統,三百米深度,就算立刻閃現一個自帶發電部的兩千瓦電機,也沒辦法把太多新鮮空氣送下去。
瓣膜通風采用的是壓氣法,一節節給氣腔增壓,打開下方瓣膜平衡兩節間的氣壓,隻要最下節內的氣壓能超過最深層的氣壓,就能把氣體灌進去。
這套係統形成的內外氣壓差,能讓地下成為正壓空間,在入口處會有十分微弱的風往外湧。
但壓氣對植物來說還是太困難了,折騰地下部分開始經過幾次功能微調升級,仍然不能滿足全員避難。
王齊有考慮過利用蒸汽機帶動風輪的形式灌氣,問題是蒸汽機本身就要燒燃料消耗氧氣,隻能設在地表,大家都去避難,在地表燒蒸汽機算什麼事?
以後大概還是要求助於魔法或電力係統,現在彗星臨頭已經來不及,隻能看看能不能熬過這波再說。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