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北部多塬,台塬遍布,溝壑縱橫。
從塬下往塬上看,好似有一堵巨牆擋在前麵,斑駁的植被零散的分布著,間或露出黃土本來的顏色。
上塬爬坡,很費力氣,連馬都很難一口氣上去。
“這白鹿塬啊又叫萬壽塬,百姓習慣稱為東塬。”裡正李思安是李家莊李靖的侄子,旁支庶出。
他對武懷義兄弟倆還是挺客氣的,“武德五年,陛下率眾在萬壽塬上校獵,忽遇一隻白鹿口含靈草忽攸而至,在塬上恣意嬉戲,此鹿通身雪白,鹿角更閃祥瑞之光,陛下甚至是欣喜,認為此乃天降瑞獸萬眾之福祉,遂令停止校獵,放生白鹿。”
據說那白鹿所過之處,萬木茂盛、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萬家康樂,皇帝李淵降下聖旨,萬壽塬改為白鹿塬。
懷玉聽著這故事,覺得這裡麵滿是套路。或許真碰到了隻白鹿,畢竟聽說三原北部有很多鹿,有隻白鹿也不稀奇,但說鹿過之處有如神跡,那明顯就是故意製祥瑞罷了。
“我以前跟阿耶來這塬上打獵,獵到幾隻鹿。”懷義道。
他們費力的爬到塬上時,另一番景象出現在眼前。
一馬平川的土地、縱橫交錯的土路,相聚而居的村莊,更有田野裡正茁壯成長的莊稼青苗。
很難想象,在那高高的黃土台塬上,居然有這麼一馬平川的土地。
他印象裡黃土高坡應當千溝萬壑才是,一道道坎一道道溝一座座土梁,而這裡的台塬好的讓人稱讚。
懷義告訴他,更北邊就是許多黃土峁、梁,而三原的三個塬都很大很平,隻有塬的邊上有許多高溝深壑,事實上三原縣的三個台塬,本就是以清峪河、濁浴河、趙氏河、石川河為界的。
白鹿塬南北長有幾十裡,寬也有十餘裡,若是把東南相連的荊塬算上,就更大了。
白鹿塬條件很不錯,土地肥沃,這裡原名萬壽塬,其實那個名字也並不算古老,因為李淵祖父李虎死後葬在白鹿塬北,李淵稱帝後追封其祖為皇帝,並把此改名萬壽塬。
這裡更早名字叫長坳。
張縣令給懷玉分的地,就在長坳堡,因地處西來東去長長的坳地而得名,傳說當年符堅和姚萇大戰於趙氏塢,符堅兵敗,姚萇受降於此,遂將此命名降坳,後來漸漸稱為長坳,又因地方方言讀如長鳥,民間也慣稱長鳥。
“你那塊地很不錯,原是前朝高官家的一個莊子所有,前兩年才因獲罪沒公,一百畝都是一整塊,東邊不遠就是趙氏河,是能引水澆灌的好田。”
南屏荊浮,西望嵯峨,紫氣東來。
經西王坳至長坳三條水脈線湧動,浩浩蕩蕩,遇塬而至,在此全盤儘收。
武德中三原舊縣城永安鎮,就在其東南八裡遠。
長坳堡就建在那條長坳上。
“到了!”
懷玉有些茫然,前麵除了田地莊稼什麼也沒看到。
“就在那坳裡。”
坳,是黃土塬上比較奇特的一種地形,因雨水侵蝕而成的寬而淺的乾溝,這種塬上的乾溝,很適合百姓在坳裡建房,或是坳溝上挖窯洞而居。
長坳堡據說原來是修在被坳溝圍繞的台地上,後來毀於戰火,如今的長坳堡名雖在,但堡其實不存,隻有坳溝裡住著許多人家。
這條數裡長的長坳,還有不少分支溝坳,還散落著好幾個村子,這些村子組成了長坳鄉。
縣裡還派了個戶曹的書吏帶路,他輕車熟路的帶大家找到坳溝入口,走下長長斜坡,來到了坳裡。
這景象讓懷玉很驚訝,這條天然的坳溝,又長又寬,約有幾丈高,倒是個天然的聚居良地,裡麵有樹有屋,但在塬上卻根本看不到,隻有近了才發現這裡還有這樣一方天地。
書吏先找到裡正、村正,說明來意,兩人都對懷玉很熱情。
“恭喜武二郎,那塊地可是好地呢,豐年之時畝產能有兩石,平常起碼也有一石五。”
他們直接帶懷玉去看地。
地就在坳北邊,非常難得的一整塊地,並不破碎,地裡有四至界石,十分清楚。
地裡正勞作的人看到他們過來看地,都圍了過來。
他這塊地原是前朝一官員莊子,前幾年其後人犯罪地沒入官。那地之前在那官員手中時是佃租給本村村民耕種的,每年夏秋後派管事來收租,其餘不管。地沒官後,則仍是由他們耕種,隻不過每年由官府收租而已。
“這些都是長坳本村村民,因家中地少,便也佃租田地耕種,二郎的地向由他們在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