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是太子舍人李正基,前幽州長史李玄道之子,他一路狂奔,有些氣喘籲籲。
“太子舍人李正基拜見武少保,”
李正基在馬上行禮,“太子殿下正在趕來,讓我前來請武少保稍等,”
承乾知道懷玉今天離京,特意向皇帝請求來送彆老師。
懷玉聽到這消息,心裡莫名有點感動。
雖然他心裡麵,一直提醒自己,承乾將來可能會被廢,這種事情很複雜,自己還是不要與他接觸太深。
可是慢慢接觸下來,他發現承乾其實也是個不錯的孩子,固然有這樣那樣的一些毛病,但畢竟也就是個十歲出頭的少年而已。
等了一會。
太子承乾策馬趕來,甚至把護衛們都甩到身後。
“老師,”
懷玉趕緊上前迎接,幫太子牽住馬,扶他下馬。
“承乾真舍不得老師離開長安,你走了,以後再沒有人給我講那麼有趣的課了,”
很快,又有幾支人馬趕來,卻是太子的兄弟和他幾個差不多年紀的叔叔們。
魏王李泰、漢王李恪、齊王李祐,還有荊王元景、趙王元昌等,這些也都是在崇賢館讀書的親王,他們也挺喜歡武懷玉這個老師的。
這些人中,魏王李泰好像又胖了幾分,一下馬就上來抱住懷玉,說著不舍。
懷玉總感覺小胖喜歡演,但是吧演的還挺好,當然他也不懷疑小胖也是真挺喜歡他,但他這喜歡不純粹,還帶著點成年人的功利。
灞橋驛,懷玉最後在被長安人送彆親朋時折禿的柳樹下,應太子他們要求,不得不給他們又上了一堂課。
這次武懷玉給他們講了一堂曆史課。
大漢、西域,匈奴單於派左賢王率兩萬騎兵攻打車師國,聞訊,耿恭率兩百餘人留守金蒲城,派部將率三百騎趕往車師,協守城池。
半道,三百漢騎與兩萬匈奴騎兵遭遇,雙方大戰。
“哇,三百遇兩萬,遇外遭遇,又是騎兵,這肯定全軍覆沒了吧?”
“肯定沒了,聽說漢軍強悍,一漢抵五胡,可這一比七十,肯定不行,又無城防可倚。”
“老師,結果如何?”
這群親王學生們,如同以前懷玉課堂上一樣,一下子就都聽的入迷,迫不急待的追問。
懷玉笑笑。
“雖說敵眾我寡,數量懸殊,但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漢軍雖少,卻毫不畏懼,他們反而率先發起衝鋒,在敵陣中來回廝殺。
起初,漢軍攻勢淩厲,以一當十,匈奴騎兵陣亡不少,左賢王也蔭生退意,但他很快發現漢軍竟然是一支孤軍,並沒有後續部隊,於是聚攏重兵誓要殲滅這支膽大的漢騎。
一番血戰,匈奴雖將三百漢騎全部殲滅,可他們自己卻反被漢軍斬殺兩千餘人,可謂是崩掉了大牙。
憤怒的左賢王率軍攻滅車師,又調頭攻打金蒲城,耿恭奮起還擊,僅以二百餘兵堅守反擊。”
承乾聽的捏緊拳頭,“這些匈奴人真不要臉,兩萬圍三百,居然還被滅了兩千多,他們以多欺少,真要是數量相當,早被漢軍滅了。”
“耿恭是不是也危險了?”
“你們覺得耿恭能守住嗎?”
小胖子等都覺得守不住,才二百人,三百騎都被殲滅了,匈奴軍百倍守城者。
承乾卻懷有期望,“他肯定是守住了,是不是老師。”
這些親王們明顯還沒學過漢書,要不然這麼有名的一段曆史他們肯定會知道的。
“話說啊,金蒲城中雖僅二百餘漢軍,可驍勇善戰,裝備精良,他們有強弓重弩,可以遠程射殺敵軍。
而且三百友軍戰死並沒有讓他們畏懼,反而更激發他們複仇之心。”
“寒冬夜晚,大雪紛飛,還夾著雨,耿恭率部乘夜色出城襲擊,打了匈奴人措手不及,匈奴人損兵折將,左賢王畏懼退避。”
“耿恭雖打退了敵軍,可金蒲城沒有水源,難以長期堅守,於是耿恭率部撤向疏勒城,在疏勒城,耿恭率部堅守了九個月,最後援軍抵達,城中還剩下二十六人,依然還在堅強抵抗匈奴人的圍攻。
授軍接應,且戰且退,回到玉門關時,耿恭所部五百餘人,最終隻剩下十三人回到玉門關。”
這堂曆史課,聽的這些學生們滿麵通紅,一個個咬牙切齒拳頭緊握的,恨不得能肋插雙翅飛越時空去西域疏勒城救援漢軍。
“他們太了不起了!”
“老師,突厥人是不是匈奴人的後代,老師這次去幽州是要去打他們吧?”
“老師,滅了那些草原狼!”
“老師,我也想去幽州打突厥狼!”
當武懷玉再次踏上征程,都已經是午後了,好不容易才安撫好這些學生們,跟他們告彆。
蘇烈騎馬與懷玉並轡而行,渭歎道:“耿恭真英雄也,吾輩軍人之楷模,遙想漢代開疆西域,何等雄壯啊。”
懷玉笑道,“放心吧,我大唐也會重開西域,恢複漢之雄風的,”
“真的能夠嗎?”
“肯定能夠,而且不會久遠,用不著等我們的子孫後人,我們這輩人就可以兵出玉門,收複西域,甚至遼東、朝鮮,也會收複的,就在貞觀本朝,就在你我這些人手中。”
蘇烈聽的激昂萬分,“畢生之夢也。”
“會一一實現的,我們此去,先收拾了突厥狼,”
“可惜我們不是主力。”蘇烈道。
“誰說我們就不能成為主力?”
蘇烈看著懷玉,愣在馬上。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