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蘇都督派人露布告捷。”
皇太子承乾聞聲,立即起身,激動的問來人,“拿下卑沙城了?”
“是的,僅一夜,便拿下了卑沙城和青泥浦、石馬津兩港,並斬首兩千餘級,俘虜一萬五千餘,而蘇都督所部傷亡極少。”
“蘇都督不愧是被老師稱為大唐最強先鋒,哈哈哈。”李承乾很興奮,蘇定方的勝利,讓他這段時間以來緊張的心情也放鬆了下來。卑沙之戰,朝中大臣反對者很多。
尤以褚遂良反對最甚,每天在他耳邊念經一樣,他不厭其煩。
如今蘇定方終於贏了,還贏得這麼乾脆利落,贏的這麼漂亮,承乾心裡很痛快,跟這伏天喝冰鎮酸梅湯一樣舒服。
任他褚遂良各種必敗的理由,終究不還是贏了嗎?
這攻卑沙之策可是出自老師,又怎麼會失敗呢,蘇定方表現也好。愛烏及烏,蘇定方是老師的師兄,這些年來自然也是他東宮的人。
第二天,
承乾特意在早朝時,當眾宣布了這個好消息。
其實此時滿長安已經都知道了卑沙大捷。
宣布這大捷的時候,太子特意看著褚遂良。這位宰相是父親的心腹,書法大家,但承乾卻並不是很喜歡他。
“有功當賞,蘇定方立下如此大功,孤以為當重重賞賜。”
下麵沒人說話。
此前,知曉攻卑沙計劃的大臣,基本上都反對此戰,各種唱衰此戰,說此戰必敗,就算有人因此計劃出自武太尉,而沒去置疑勝敗,但也認為此時不宜兩線出兵作戰,
更認為就算突襲得手,也會傷亡不小,且接下來高句麗人也必然大舉反撲,到時如何守住海對岸的這座孤城,也會非常困難。
可打臉來的太快,蘇定方居然幾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卑沙。
“升蘇定方為左驍衛大將軍、封刑國公,另封其子蘇慶節武邑縣子。”
“郎將曹繼叔、劉伯英,皆升中郎將,其餘征卑沙將士,俱在功勳之上,再加賜一轉勳。”
“設建安州都督府,下設金州、積利州、建安州等,以卑沙城、青泥浦、石馬津等地為金州······”
“殿下,臣以為不妥。”褚遂良麵無表情的站了出來,直接打斷了太子,表示反對,“蘇定方襲取卑沙,雖有功,但臣以為不過是趁其不備,偷襲奪了一座城而已,
這個功績,不足以拜大將軍、封國公,更彆說以功彆封一子為縣子。”
承乾被打斷了話,心中不滿,但他臉上卻沒表現出來。
十七年的太子,也不是白當的。
“褚相公,我大唐最重軍功,聖人也曾說過,以軍功封爵,蘇定方以五千兵,跨海征遼,一舉奪取遼南重鎮,斬獲極豐,傷亡卻極小,此功績完全足夠晉封了。”
在如今貞觀朝,要想封爵,也就兩個途徑,一就是以軍功封爵,功勞大者還能得實封。
二就是官至宰相,按例都會授爵,以資曆功績等授封不同爵。
比如宰相房玄齡魏征馬周長孫無忌他們都是國公,
褚遂良和岑文本、劉洎幾人拜宰相前,也都是皇帝賞識之人,都以參與修史之功,授封子爵。
在他們拜相後,也都授封縣侯爵位。
按慣例,他們任滿五年宰相,政績聲望突出,則一般就會晉封為縣公,任滿十年,政績突出,則還可晉封郡公,甚至特彆突出的,有機會跟房玄齡魏征馬周等一樣拜封國公,
雖然基本是虛封,但也是國公。
褚遂良現在就是河南縣侯,少了開國二字。
長孫無忌站了出來,“臣以為眼下討論蘇定方封賞的事還有些早,卑沙城確實拿下了,但也正式挑起了與高句麗的戰爭。接下來高句麗人肯定會反撲來爭奪卑沙城,甚至會進攻遼西,我大唐要做好全麵戰爭的準備,”
國舅一句話,就把風向轉變了。
承乾看向舅父,“趙國公無須擔憂,聖人讓蘇都督出兵之時,早就做好了準備,”
準備就是拿下卑沙城後,蘇定方會返回營州,做好高句麗人進犯營西的準備,幽州都督程名振也會調幽州兵進入遼西增援。
而卑沙城這邊,李道宗會接手,出任建安州都督,執失思力則是長史兼金州刺史。
登州都督吳黑闥,也在海對麵集結了兵馬錢糧,隨時渡海增援。
還有青州都督龐孝泰,也是預備力量。
皇帝決定開打的時候,就根本不怕高句麗人反撲。
卑沙城易守難攻,現在唐軍手裡,攻守易形。
根本不怕反撲。
這座卑沙城,背靠大海,並非孤城,反而是有著源源不斷的補給,這裡,將是讓高句麗人不斷流血的一根刺。
廷議到最後,太子沒能直接晉封蘇定方,
承乾結束廷議的時候,麵上沒什麼表情,但心裡卻很不快。
褚遂良今天仍還在唱反調,舅父長孫無忌也一直站在他那邊,其它岑文本、楊師道的表現也讓太子心中不滿。
說到底,這些人,沒有把他當成真正的監國攝政太子,
心情不好,太子去了太子良娣武媚處。
武媚的溫柔似水總能讓他輕鬆下來,甚至她格外能理解自己。
以前承乾獨寵太子良媛韓氏,而現在他漸漸的更喜歡去武媚娘那裡,因為韓氏雖然也溫柔,但從不會跟他談什麼軍國政務這些。
韓氏總說女人不該談論軍國之事,不能乾政,還說長孫文德皇後是後宮女子楷模典範,但武媚娘不會說這樣的話,她會在他心煩的時候,靜靜的傾聽,偶爾也會提出一些獨特的見解。
在武媚這邊呆久了,甚至連她生的三郎李賢,也漸更討李承乾的喜愛了。
當他來到武媚娘的殿中,
卻發現這裡氣氛不對勁,媚娘沒有馬上出來笑著迎接,也沒看到可愛的李賢。
“武良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