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劉國軒:風雲際會與台灣的明鄭時代_古代曆史著名人物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古代曆史著名人物 > 第78章 劉國軒:風雲際會與台灣的明鄭時代

第78章 劉國軒:風雲際會與台灣的明鄭時代(1 / 1)

一、追隨鄭氏

1661年,鄭成功率領大軍遠征台灣,目的是驅逐荷蘭殖民者,收複這塊被占領的土地。在這次行動中,劉國軒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鄭成功大軍的集結,劉國軒作為其中的一員,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一年四月,鄭成功的大軍從金門出發,駛向台灣島。劉國軒作為先鋒部隊的一員,肩負著突破荷蘭防線的重要任務。荷蘭人占據的赤嵌城是台灣島上的一個關鍵要塞,荷蘭人在此部署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和火力點。

當鄭成功的大軍抵達台灣島時,劉國軒率領的部隊迅速展開行動。在赤嵌城外圍,荷蘭人設置了堅固的防禦工事,包括炮台和城牆,這給鄭軍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劉國軒憑借其豐富的戰鬥經驗和敏銳的判斷力,指揮部隊巧妙地避開了荷蘭人的主要火力點,采取靈活機動的戰術,逐步削弱荷蘭人的防禦力量。

在赤嵌城的圍攻過程中,劉國軒親自率領精銳部隊,與荷蘭軍隊展開了激烈的交鋒。在一次關鍵的戰鬥中,荷蘭人發動了猛烈的反擊,企圖奪回一些失守的陣地。劉國軒身先士卒,率領弓箭手們英勇抗擊荷蘭人的反撲。在這場戰鬥中,劉國軒和他的部隊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戰術素養,有效地壓製了荷蘭軍隊的火力,為後續的攻城行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隨著時間的推移,鄭軍逐漸占據了戰場上的優勢。荷蘭人意識到無法長期堅守赤嵌城,開始尋求與鄭成功談判。然而,鄭成功堅持要求荷蘭人無條件撤離台灣。與此同時,荷蘭人從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派遣了一支增援艦隊,試圖打破鄭軍的包圍。但在1661年10月,這支增援艦隊在巴達維亞附近被鄭軍擊敗,喪失了增援的機會。

荷蘭人意識到局勢已經無可挽回,最終於1662年初簽訂了投降協議,撤離了台灣。這場曆時近八個月的戰役,不僅展現了劉國軒的軍事才能,也為鄭成功收複台灣立下了汗馬功勞。

二、權勢日增

1674年,隨著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位藩王起兵反清,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陷入了動蕩之中。此時,鄭經控製下的台灣成為了這場動亂中的一個重要力量。耿精忠派人前往台灣,請求鄭經派遣軍隊支援其反清活動。鄭經隨即命令劉國軒率領大軍前往福建,支援耿精忠。

劉國軒率領的大軍在四月抵達思明(今廈門市),但耿精忠卻因為鄭軍兵力和戰船數量有限而輕視了鄭軍,甚至拒絕履行先前的盟約。這種態度激怒了劉國軒和鄭軍將士,導致耿精忠與鄭軍之間的關係迅速惡化。

1674年十月,劉國軒在泉州塗嶺與耿精忠的部將王進交戰,並取得了勝利。不久之後,耿精忠被清軍擊敗,被迫再次投降清廷。這一連串事件使得劉國軒不得不重新評估戰略方向,他決定率軍進入廣東,尋找新的機會。

1675年五月,劉國軒率領僅有的數千士兵在廣東潮州的鱟母山迎戰清軍。儘管兵力懸殊,劉國軒卻運用靈活的戰術和士兵們的勇猛,成功地擊敗了數萬清軍。這場戰役讓劉國軒在廣東地區名聲大振,提升了鄭軍的士氣。

1676年二月,劉國軒率軍進入廣東惠州,試圖與吳三桂的勢力形成某種形式的合作。在惠州,劉國軒巧妙地處理了與當地勢力的關係,包括劉進忠和尚之信等地方領袖。他通過周旋於不同的勢力之間,儘力維持鄭軍在廣東的地位。

到了1677年六月,劉國軒奉命率軍撤出惠州。離開之時,廣東的百姓對劉國軒的軍隊表達了深厚的情感,許多人夾道相送,贈以食物和其他物資,表達對鄭軍的感激之情。劉國軒的軍隊在廣東地區的行動不僅顯示了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同時也反映了他在處理複雜政治局勢方麵的高超手腕。

這段時間裡,劉國軒不僅在戰場上取得了勝利,更重要的是,他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展現出了極高的政治智慧。儘管麵臨著內外交困的局麵,但他仍然能夠保持軍隊的士氣,並在一定程度上贏得當地民眾的支持,這為鄭氏政權在動蕩時期爭取到了寶貴的喘息之機。

三、進攻閩南

1678年,隨著鄭經任命劉國軒為中提督並賦予他總督諸軍及行事便宜之權,劉國軒麵臨著嚴峻的挑戰——鄭軍在福建地區幾乎喪失了所有領地。麵對如此不利的局麵,劉國軒並沒有退縮,而是迅速組織起軍隊,采取了一係列大膽的戰略行動。

劉國軒率領鄭軍出擊,接連取得了江東橋、祖頭山等戰役的勝利,攻克了平和、漳平等縣,並進圍海澄。清軍聞訊後,紛紛派遣援兵,試圖阻止鄭軍的攻勢。麵對強大的敵人,劉國軒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采取靈活多變的戰術,水陸交替作戰,讓清軍疲於奔命。經過長達八十三天的圍攻,劉國軒終於在六月初十日攻破了海澄,清軍守將段應舉、穆黑林自縊身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隨後,鄭軍乘勝追擊,相繼攻占了長泰、同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等縣,並對泉州形成了圍攻之勢。鄭經見狀,於同年七月封劉國軒為武平伯、征北將軍,以表彰他的赫赫戰功。然而,圍攻泉州兩個月後,清軍的援兵陸續到達,劉國軒不得不調整戰略,指揮軍隊應對清軍的攻勢。

同年九月十九日,劉國軒與耿精忠等清軍將領在長泰進行了一場激戰,結果鄭軍敗退,劉國軒憑借深溝高壘,退守海澄。這次失利給鄭軍帶來了不小的打擊,但劉國軒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努力維持軍隊的士氣。

1679年,麵對清廷實行的遷界禁海政策,鄭軍的糧餉來源受到了嚴重威脅,金門和廈門兩地的居民負擔加重,怨聲載道。為了緩解百姓的壓力,劉國軒自請停發自己的俸祿,並為麾下士兵三個月的額外軍餉。其他將領如吳淑、何佑、江勝、林升等人也跟隨劉國軒的腳步,自請停發俸祿,共同分擔困難。

同年七月,劉國軒僅用一夜的時間就築起了潯尾寨,展現了他卓越的軍事組織能力。十月,他又著手修建丙州城,但尚未完工就遭遇了清軍數萬大軍的襲擊。麵對強敵,劉國軒率領數千士兵堅守陣地,英勇抵抗,成功斬殺了清軍將領巴石兔等人,使得清軍不敢輕易進攻,確保了金門和廈門的安全。

四、掌握軍權

1680年,鄭經統治下的台灣麵臨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這一年二月,鄭經的心腹施明良秘密勾結清廷總督姚啟聖,計劃捉拿鄭經獻給清朝。劉國軒得知消息後,果斷行動,迅速處決了施明良,避免了可能發生的政變。然而,此時鄭軍的水師剛剛遭受重大損失,不得不退守金門。海澄守將蘇戡(一作蘇侃)獻城投降清軍,導致金門和廈門失去了重要的屏障。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鄭經本人還是鄭軍的將士們都失去了繼續堅守的信心。劉國軒也意識到局勢已經難以逆轉,因此做出了放棄金門和廈門兩島的決定,率領軍隊撤回台灣。

鄭軍撤回台灣後,原本留守台灣的東寧總製陳永華失去了支持。陳永華在台灣有著較高的威望,負責管理台灣的兵馬和守衛事宜。然而,侍衛馮錫範對陳永華懷有嫉妒之心,企圖奪取他的兵權。馮錫範與劉國軒的關係微妙,馮錫範利用這一關係,逐步排擠陳永華。同年五月,陳永華被解除職務,他所統領的兵馬全部轉交給劉國軒管轄。幾個月後,陳永華在抑鬱中去世。

撤回台灣後,鄭軍並未立即遭到清軍的大規模攻擊。清廷認為水師尚未準備充分,加上台海的惡劣天氣條件,暫時擱置了進攻台灣的計劃。在此期間,劉國軒加強了水師的訓練,並嚴密布防,同時也不時表現出對福建的野心。

1681年正月二十八日,鄭經去世,引發了關於繼承權的爭端。鄭經的長子鄭克臧被視為合法繼承人,他已經成年,並且擔任監國多年,各方麵評價都很高。然而,馮錫範希望讓自己的女婿、年僅十二歲的鄭克塽繼位。馮錫範與劉國軒商議此事,起初劉國軒猶豫不決,但最終還是支持了馮錫範的主張。不久之後,馮錫範與鄭經的其他兒子以鄭克臧非嫡出之子的理由將其殺害,確立了鄭克塽為延平王。

五、澎湖兵敗

1682年,隨著清朝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提出專征權,準備武力攻台,台灣局勢再度緊張起來。福建總督姚啟聖則傾向於通過招撫的方式來解決台灣問題。麵對即將到來的戰爭,劉國軒嘗試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他向清政府提議,台灣可以仿照琉球、朝鮮那樣成為大清的屬國,隻需稱臣進貢而不需剃發、不登岸。然而,這一提議並未得到清廷的認可。

1683年五月,施琅率領清軍水師正式進兵台灣。劉國軒深知雙方實力懸殊,但他仍然儘力布防,寄希望於六月份台灣海峽常見的颶風天氣能夠為鄭軍帶來優勢。然而,施琅熟悉水師作戰,對台風季節有著充分的準備。

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領清軍出兵澎湖,劉國軒指揮鄭軍迎戰。十六日,兩軍在海上交戰。然而,直到二十二日,海麵風平浪靜,鄭軍在海戰中處於劣勢,最終大敗。劉國軒無奈之下隻好率殘部退回台灣。

施琅占領澎湖後,為了儘快結束戰事,從投降的鄭軍將領中挑選出劉國軒的親信,派遣他們前往台灣勸說劉國軒投降,並承諾給予高官厚祿。經過此次慘敗,劉國軒已經失去了繼續戰鬥的決心。此時,台灣島上人心惶惶,部分人甚至打算趁亂作亂。劉國軒一方麵敦促鄭克塽和馮錫範等人儘快作出決定,另一方麵積極維持島內的社會穩定,並阻止了一些將領打算逃往呂宋(今菲律賓)的圖謀。

六、仕清生涯

1683年,隨著鄭克塽向清朝請降,台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劉國軒在澎湖之戰後的決策起到了關鍵作用,他不僅確保了台灣與大陸的和平統一,還為台灣島內的穩定做出了貢獻。次年,也就是1684年三月初六日,清政府正式任命劉國軒為天津總兵。四月初二日,劉國軒告彆京城,前往天津赴任。臨行前,康熙皇帝給予了他特彆的嘉獎,顯示出對其貢獻的高度認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在天津任職期間,劉國軒展現了傑出的行政才能和個人品德。他為官清廉,不貪財,積極致力於地方建設,尤其是在水利方麵做了大量工作。劉國軒認識到天津地處海河下遊,水資源豐富,但同時也麵臨著洪水泛濫的問題。因此,他投入大量精力進行河道疏浚和堤壩加固工程,有效防止了洪水災害,保障了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此外,劉國軒還大力推廣水稻種植方法,提高糧食產量,改善了當地農民的生活條件。這一舉措不僅增加了地方的糧食自給能力,還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劉國軒的努力得到了當地百姓的高度讚揚,他的聲譽也因此在民間廣為流傳。

1685年二月二十八日,康熙皇帝再次對劉國軒表示了高度的認可,命令賜予他京城宅第,這不僅是對他個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對他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一種獎勵。劉國軒在天津總兵的職位上勤勉儘責,深受百姓愛戴。

晚年,劉國軒仍然活躍在工作崗位上,繼續為天津的發展貢獻力量。1694年,劉國軒在任上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清政府對於劉國軒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並在十一月初二日追贈他為太子少保,賜予其在順天府蘇家口的安葬之地。

結語

劉國軒不僅是明鄭時期的重要軍事將領,也是台灣早期開發的關鍵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從投身抗清到收複台灣,再到最後的歸順清朝,每一步都體現了他的智慧與膽略。劉國軒的事跡不僅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曆史遺產,也為台灣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喜歡古代曆史著名人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代曆史著名人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總裁老公夜夜不歸家,楚秘書怒了 心動健身房 滾吧!我不做你的媽媽了 我還沒出世,大帝全來跪下了? 我有一劍可斬天 婚都離了,你彆後悔 冰山老板娘的貼身高手 大夏第一毒士,從廢相開始 頂峰相見,我在異界當山神 大炎極品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