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輸遼東?”
十月初六,當黃蜚的信件送到沉陽,並被有些發福的黃龍看到時,黃龍下意識就捋了捋自己的胡須。
站在他旁邊,作為眼下海軍都督府同知的李旦也已經看過信件內容,因此他不免說道:
“小黃都督所說的應該屬實,不過他也在信中說過,這齊國目前人丁稀少,因此自然不如遼東繁榮。”
李旦走南闖北,深知人口才是一個地方是否繁榮的因素。
齊國看似繁榮,但目前人口不足,對於他們這群人來說,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可以消遣的地方。
彆的不提,如眼下的沉陽城,經過幾次移民潮,沉陽眼下人口不下三十萬。
沉陽城內各種戲院、酒樓、青樓應有儘有,反觀齊國的西京城,雖然占地廣袤,規模宏大,但僅有七八萬人,還大多都是農戶,想來也繁榮不到哪裡去。
因此,李旦在說完齊國目前並不繁榮後,接著又補充道:
“都督,以下官之見,齊國日後必定繁榮,但眼下肯定不如沉陽,甚至不如南邊的旅順。”
“要去,也最少得等西京城有二十萬百姓居住再去。”
“屆時,齊國應該能比得上遼東了。”
齊國耕地眾多,加上野牛、旅鴿泛濫成災,因此肯定不能拿遼東和齊國做紙麵對比。
齊國隻要有百萬人口,那生活就可以直逼遼東了。
這已經是極高的評價,畢竟眼下的遼東在田賦糧、商稅上,繳納數量可比西北四省高多了。
便是放眼大明,遼東也能穩居前十。
但隻要齊國有百萬人口,那齊國就能超越遼東,因為齊國的資源太過豐富。
李旦的推測沒有錯,黃龍也被他說服,不過他還是有些猶豫道:
“我在大明賴了這麼多年,繼續賴下去,恐怕殿下會不高興。”
“嗬嗬……”李旦笑道:“侯爺是,那殿下又何嘗不是?”
說罷,李旦沒有停下,反而勸說道:
“侯爺您隻需要把顧慮說出來,然後承諾齊國移民百萬之後立即前往齊國,絕不停留,那殿下一定不會催促您。”
李旦的勸說讓黃龍有些猶豫,經過了片刻的考慮,他還是點頭道:
“我現在就給殿下上疏,希望殿下能諒解我。”
黃龍說完,轉身便回書房寫了一份奏疏,並在一刻鐘後將奏疏交給了李旦。
李旦接過後,也拿著黃龍的這份奏疏,讓人送往了京城。
等這份手書抵達京城的時候,已經是十月十一,而朱由檢已經接見過了黃蜚,此刻正在接見徐霞客。
“窸窸窣窣……”
初冬的風有些微亮,吹的齊王府花園內的樹木不斷抖落樹葉。
蕭瑟的氣氛在園內蔓延,坐在水榭之中的朱由檢也收起了黃龍的奏疏,對旁邊的王承恩說道:
“隨他去吧,順帶告訴他彆太擔心,我對他很放心。”
“奴婢領命……”見朱由檢如此回應黃龍,王承恩畢恭畢敬的作揖點頭。
做完這事,朱由檢回頭看向了麵前正在喝茶的徐霞客。
“這次下西洋的官員,你與黃蜚獲得萬歲、監國垂青,得了從一品,初授榮祿大夫的散階。”
“這次隨行的其它官員也紛紛授予正五品到八品等不同的散階。”
“你出發前和我說過,想要把南州和南極走一遍,現在還有這個念頭嗎?”
第三次下西洋出發前,徐霞客和朱由檢聊過,隻要第三次下西洋結束,那他已經把大海走的差不多了。
除了南州和南極還未曾去過外,便隻剩下陸地了,因此朱由檢想問問他的心態有沒有變化。
“出發海上,利用朝廷的錢糧去探訪南州和南極,未免過於勞民傷財。”
徐霞客放下了茶杯,露出笑容的同時,也合攏雙手作揖道:
“聽聞國朝收複了西域,下官想去西域看看,再去西南看看。”
“這次的路線隻是下官一人想要前往,因此下官對朝廷恐怕難有貢獻,特此想請殿下去了下官的官銜。”
徐霞客是禮部侍郎,在他看來,下西洋已經完成了自己對海上的所有猜想和想法。
眼下他想去內陸看看大明的河山,而這樣的舉動,顯然不能頂著禮部侍郎的官職去,他不可能當官不辦事,死拿俸祿。
當然,他也看出了朱由檢其實已經做好了打算,不然他不會授予自己從一品榮祿大夫的散階。
官職和散階不同,沒了官職,俸祿也就沒了,但散階卻隻要人不犯錯,一輩子都會有。
從一品榮祿大夫,俸祿二千四百兩銀子,這筆銀子是普通江南百姓工作一輩子也拿不到的,而徐霞客每年都有,直到他去世。
這樣也代表,如果他沒有了官職,僅憑這一個散階的俸祿,也足以很富裕的過完他這一生。
“你既然想好了,那我就不攔著你了。”
朱由檢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臉上掛著一抹笑意:
“你的遊記,孤會一直追看的,散階的二千四百兩年俸,足夠你一年都待在火車上了。”
“不過……”朱由檢頓了頓,又笑道:
“眼下火車還未修通西域,你步行過去會耽擱許多時間,而且朝廷的統治在西域也沒有那麼穩固。”
“我建議你暫時先去西南,過幾年再去西域。”
“另外禮部侍郎的官職確實不適合你了,你若不嫌棄,可以拿一個都察院巡察禦史的官職。”
禮部侍郎是正三品,都察院巡察禦史是正七品,俸祿的差距是好幾倍。
不過,對於想要走遍國家大好河山的徐霞客來說,正七品的官職,也能給他帶來二百兩銀子的年俸,他不是什麼偽君子,既然朱由檢給了好處,他受著便是。
況且,他作為巡察禦史,也能在尋山訪水的同時,為大明清理一批貪官汙吏,這很符合他的想法和心境。
“謝殿下……”徐霞客沉默了片刻後,作揖躬身,應下了朱由檢的心意。
之後,朱由檢也和他聊起了這一路西行的各種趣事。
對於朱由檢的詢問,徐霞客知無不言,言無不儘,兩人洽澹甚歡,直到傍晚才依依不舍的散場。
朱由檢把徐霞客送到了王府門口,親眼看著他上了馬車,哪怕馬車已經遠去,他都站在門口沒有要走的意思。
直到馬車消失在了他的視線中,朱由檢臉上的笑意才緩緩褪去,繼而隻剩下了惆悵。
他知道,和他徐霞客這一彆,恐怕此生都很難再見了。
這樣的經曆,讓他不由想起了遠在大理的楊漣。
楊漣不適合做官,他做官必然死於非命,因此即便朱由檢掌權,也沒有選擇重用他。
他知道,楊漣不會和自己去齊國,因為他是大明朝的臣子,而不是齊國的臣子。
“楊漣……過得如何了?”
朱由檢看著空無一物的百王府齊王道,頭也不回的詢問身後人。
身後的王承恩聞言,弓著身子好似行禮,嘴上也回答道:
“長子入京做了京官,一家人遷移去了大理,幾個兒子經營花卉店和花田、時不時種點糧食。”
“至於他自己則是在大理府太和縣擔任官學院正,還有一個男丁陪同擔任教習。”
“比起京中百官過得差些,但他怡然自得,樂在其中。”
王承恩的回答簡單直白,讓朱由檢聽後微微頜首:“他過的好便行,也不知道我在去齊國之前,還能不能見他一麵。”
“殿下若是想去,此時便可以去,京隴鐵路眼下不是已經通車到大理了嗎?”王承恩不解詢問。
“是可以去……但還不是時候。”朱由檢抬頭看了一下昏黃的天空,而這時京城的暮鼓也發出了聲響。
晨鐘暮鼓,這一天算是快結束了。
朱由檢一言不發,在聽到鼓聲後轉身離去,隻留下王承恩看著他的背影發愣,過了片刻才反應過來,連忙追了上去。
“殿下,明日是畢閣老致仕回鄉的日子,您……”
王承恩追上後說起了正事,然而麵對曾經為大明鞠躬儘瘁的畢自嚴,朱由檢卻微皺了眉頭:“隨他去吧。”
他這話讓王承恩愣了一下,顯然想不到為什麼平日裡體恤臣下的自家殿下,此刻會如此無情。
“可……”王承恩還想再說點什麼,但朱由檢卻加快了腳步。
這讓王承恩意識到朱由檢不想再討論這件事,所以連忙閉上了嘴。
隻是他腦中還是很混亂,不知道為什麼之前還相談甚歡的兩人,此刻卻突然好似分道揚鑣了一般。
他不敢多問,隻能隨著朱由檢返回了存心殿。
隻是他不敢問的東西,有人卻已經把答桉交到了受害者的麵前……
“所以你是說……當初那件事情是畢自嚴乾的……”
南京養心殿內,當朱由校拿著一張白紙,身邊放著厚厚的文牘,麵色陰沉的看著眼前的崔應元時,作為南鎮撫司的崔應元也隻能低著頭,不敢抬頭與其對視。
頂著壓力,他咬牙說道:
“去歲齊王殿下派陸指揮使查桉後,實際上八月就已經有眉目,但陸指揮使深怕查錯,因此繼續追查下去。”
“直到上月十九,陸指揮使才在曾經開平府獨石堡的守備張永固身上得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