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涼亭的入口位置,李子夜還做了簾子,用於隔開水流。等到村民們進入涼亭,簾子閉合,流水就會覆蓋整個亭子。
屏幕前的網友們,望著這套自帶二十四小時水冷設備,外加自然風扇的涼亭,都羨慕極了!
要不是看李子夜視頻,要不然許多網友們,都不知道老祖宗還發明了這麼享受的東西。
“我勒個去!水風車上掛扇子,依靠水流自然轉動也就算了,居然還有全天候水冷?好像住在這樣的涼亭裡啊,無論工作還是睡覺。”
“這也太溜了吧?古人的智慧,真的不容小覷啊!不但降溫避暑,而且很有意境,那裡我可以待上一整天!”
“網上查了一下,古代還真有自雨亭這樣的設計。想必待在裡麵一定很清涼吧?晚上睡覺都不用開空調,水風車+水簾,還能起到自然驅蚊的效果。”
……
說到驅蚊,為了不讓那些討厭的吸血鬼,打擾到清幽的環境。李子夜特意準備了驅蚊草、薄荷草等植物。
並把它們製成驅蚊用的香料,在靈液的催化下,藥效能翻好幾倍。
李子夜把香料高掛在涼亭四周。隨著風車轉動帶起的微風,驅蚊香料的藥效能覆蓋很廣範圍。
那些十裡八鄉的蚊子,在嗅到香料的氣味後,全都捏著鼻子繞道而行……
村裡的老人、小孩們,興高采烈的走進涼亭,圍坐在小溪邊納涼。聽著溪流的潺潺聲音,風車的轉動聲,享受著自雨亭帶來的清新空氣。
這時,村裡的娃娃們,圍著李子夜,想聽他繼續講述關於古時候的故事。
“子夜老師!您上次跟我們說,會講三國時期的故事,可後來就沒有下文了!劉關張三兄弟後來怎麼樣啦?”娃娃們很是好奇的問道。
沒有什麼比夏日納涼時,聽長輩講故事,來得更有意義了。在放鬆舒適的環境中,有了精神上的補充。
由於平行世界的傳承,有所缺失。完整版的《三國演義》,很遺憾沒有流傳下來。
市麵上的版本,要麼是殘缺不全的。要麼就是某某曆史學家,根據研究和推測,自己補全的修訂版。
以至於光《三國演義》這一本著作,就有好幾十個版本。連帶著電視劇和電影,都不曉得該用哪個版本拍攝……
“後來嗎?應該是‘桃園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還有‘張翼德怒鞭督郵’……劉備三顧茅廬。”
李子夜回想著《三國演義》的篇章。所謂演繹,其實是後人根據三國時期的曆史,編寫出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