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去西域前,就讓人擬了詔書,送去扶餘,要見簡位居。
簡位居在冬天時啟程,持國書,經大魏北關,來到鄴城,已等了大半月時間。
“朕在西域,因事耽擱,回來的晚了些。”
曹操態度溫和,簡位居也放下了些緊張。
他在曹操的示意下,到側翼入座。
他是第一次坐椅子,打量了下,才學著曹魏眾臣的模樣入座。
“我扶餘乃大魏屬國,陛下遠征,雖萬裡而聞大捷,臣等亦隨之歡喜。”
簡位居斟酌著措辭:
“經捷報而知,陛下西行半載,開一國之地,壯我大魏雄威。臣代表扶餘,來賀陛下大捷!”
曹操示意內侍,將一幅皮卷,呈給扶餘王簡位居。
簡位居將其翻開,心頭頓時一跳。
那卷上是大魏新近測繪的地圖。
不僅有此前的十三州,還將三韓之地,將大魏北部的國境線,大幅延伸。
包括新得的烏孫國,以及天山沿線。
這些區域,也被儘數納入大魏的國土範圍。
整張地圖,疆域之廣,開前人所未開。
讓簡位居心悸的是,曹操在他扶餘國,還有扶餘以東的高句麗,加上疆域萬裡的鮮卑大草原等幾處地方,做了特殊標注。
並把這幾處位置,寫上了序號。
扶餘就排在第一位。
大魏國主要將這四處地域,連同鮮卑的大草原一起收歸魏土,以完成其冠古絕今的無上功業……簡位居看見地圖,就明白了曹操的意思。
此時荀彧開口道:
“吾神州之地,前數年戰亂,陛下率我等,用兵十年,征南討北以建國。
正因為這十年的錘煉,讓我大魏的兵馬,有了征戰不敗的基礎。”
“至今我大魏建國兩年,征三韓,敗倭國,破烏孫,吞並三國之地,為我神州之土。”
簡位居念頭急轉,分析荀彧說這番話的意思。
曹操接道:“朕登基時,曾許諾要滅儘周邊敵對之外族,方不負稱帝之誌。”
“扶餘王,你可願率領扶餘,投我大魏?”
曹操直白的說出了意圖,讓簡位居投效過來。
是投效,不是歸附!
扶餘位於神州東北,自從建國,對漢人並無惡行。
曹操也就沒有直接興兵,若能和平收歸,自然最好。
簡位居此前的意思,是想帶領扶餘,成為大魏屬國,每年朝貢,維持自治。
這次曹操傳訊,讓他來鄴城。
簡位居權衡利弊,冒著巨大的風險,以一國之王的身份,親來鄴城。
他是在展現自己歸附的誠意。
也是因為形勢所迫,不來不行。
想不到剛和曹操見麵,曹操解決問題的方式,如此直接。
被曹操正麵詢問,簡位居的額頭,後背瞬間就出了一層冷汗,浸濕了衣襟。
他坐在那,不知該如何應對。
拒絕,可能就是血濺五步的下場,難以生離。
而扶餘跟曹魏打,如果有一絲勝利的希望,他都未必會來。
曹軍占據三韓前,他或許還有些小心思。
三韓被曹魏易如反掌的攻占,當時就把簡位居的心思給打沒了。
後來的倭國,現在的烏孫,曹魏一次次的勝利,將他的心思壓製的點滴不存。
不久前,公孫度父子親自去扶餘,邀他來覲見曹操。
直到此刻,曹操的詢問和其用兵一樣,奇兵突起,直擊中腹,讓扶餘投降。
曹操:“你降魏,交出兵權,扶餘半數人口內遷,朕會派兵馬,接管扶餘的防務。
自此扶餘不準有一兵一卒,現有兵馬,歸我大魏調派。”
“作為你投效的封賞,朕許你一應待遇與封王對應,但不能有封地。
你來鄴城居住,後代可入仕。”
“朕翌日亦不會薄待你。”
“你若拒絕,朕亦可許諾,放你平安返回扶餘,你可以試試。”
曹操居然當眾許諾,可以放簡位居回去。
這是基於曹魏強大實力而來的底氣和自負。
讓扶餘王回去,就隻剩下兩方開戰的結果,倭國,烏孫,將是扶餘的下場。
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
曹操要拿下扶餘,是在為後續對付鮮卑,讓整個草原成為神州的牧場做準備!
書房。
曹操話落後,鴉雀無聲。
所有大魏文武,包括簡位居的隨員,都將視線,落在這位扶餘王身上。
簡位居緩緩起身,深吸了口氣,目光微微眯起來。
Ps: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