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平三年十一月,楚世昭請示長安朝廷,決議北伐匈奴之事,此言一出,滿朝俱驚。】
【在長安群臣的眼裡,如今大周王朝的國賊是在南方另起山河的南宋政權。】
【而不是那些就在邊塞晃蕩的匈奴。】
【這些匈奴就算是再怎麼樣,也不可能有打進中原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北伐匈奴,打贏了,對於大周王朝沒有好處,打輸了,還要考慮南方的宋人又要起兵伐周。】
【孰重孰輕,滿朝文武皆知。】
在這件事上的觀點,李鳳寧和楚世昭卻是一致的。
因為在李鳳寧的記憶裡,楚世昭曾經經常看著奏折,然後再陷入了長歎之中。
後來李鳳寧悄悄摸摸地看了折子...才知道是匈奴人又在邊塞侵擾疆土。
楚世昭想要率軍攻打匈奴...卻遭到了群臣的反對,又考慮到楚濟民尚且年幼,一旦北伐匈奴出了什麼事情,好不容易安穩下來的國家就要動亂。
於是北伐匈奴這件事情,楚世昭一直都在心裡想著,直到駕崩後,他才把這件事情告訴了他們的長子楚濟民。
這是上一次模擬推演裡的記憶。
楚世昭已顯滄桑的臉上,滿是憤恨和不甘,可是他卻不得不考慮國家...不得不考慮楚濟民能不能繼承好這片山河,而隻能將北伐匈奴的計劃擱淺。
所以,李鳳寧對匈奴人不會有什麼好臉色。
次次都來,次次如此。
誰能對這種強盜有好臉色?
而李鳳寧和楚世昭二十多年的夫妻感情。
坦然講,從一開始不相識時的不以為然...再到一起共事時,常有的分歧和不服氣,最終攜手走完餘生,她對楚世昭很多時候的判斷,常常秉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可最後楚世昭偏偏又能靠著結果證明自己是對的。
打匈奴人,局勢來說,是沒必要。
但楚世昭要打,肯定是有打的必然性。
而且從上次模擬推演裡也看出來了,匈奴人常有這樣劫掠邊塞的舉動。
這是有狼子野心的。
不可不防。
再說了,大周的滿朝文武是她什麼人,楚世昭又是她什麼人。
嚴格來講,楚世昭才是她李鳳寧的一家人。
不幫內人,幫外人,這是什麼道理?
如今的楚世昭正值壯年,也沒有那麼多顧慮的事情,匈奴人如此張狂,楚世昭要打回去,這才是他本該有的性格。
【貞平三年十二月,朝會上,尚書左仆射王淳文麵對晉王的決策,立刻提出了勸言。】
【如今的楚世昭身兼大將軍又有開府之權。】
【非王也,實乃攝!】
【故此朝中大小事務,其實真正做決斷的人,反而是楚世昭。】
【“大將軍,此番貿然北伐匈奴,不智也!”】
【“百姓之仇,私也,天下之仇,公也。”】
【“為些許小民而亂大策,豈是長久之計,隻有攻打南宋,才是為天下萬民所謀求的。”】
【“再者,一旦北伐匈奴,即便勝了,也是國力大失,不勝的話,那就陷入萬劫不複之局,受兩麵而夾,取自亡道也!”】
【楚世昭深知,這些士大夫能如此勸言,是因為匈奴人的擾境,本質上是沒有傷害到這些人的利益。】
【不管匈奴人怎麼打,遭殃的隻是大周王朝邊塞的普通百姓,這些百姓的死活,又跟他們這些高貴的‘士大夫’有什麼關聯。】
【人隻要對影響自身利益的事情,才會有解決的動力。】
【可對於楚世昭而言,這一場仗卻是必打的。】
【因為不打疼匈奴人,他們就永遠覺得你軟弱可欺,隻要有了這種想法,一旦大周王朝暴露出可乘之機,這些匈奴人又怎麼會心慈手軟。】
【隻有與匈奴人一戰,戰到他們怕了為止,前線的戰事才能打得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