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有了什麼天災**,朝廷拿什麼救濟?邊境上有了戰事,國家又如何應對?指著諸侯國出兵?現實嗎?漢朝的七國之亂,晉朝的八王之亂,教訓還不夠慘烈嗎?
李世民這次沒有表態,還是想再聽聽其他臣工的意見。
禮部侍郎李百藥認為:國家運數長短,全部由上天決定。堯、舜、禹都是大聖人吧,可他們也沒法讓國運長久啊,。邦雖然出身低微,上天卻給了漢朝四百年的國運。
如今,陛下讓宗親功臣都有自己的封國,幾代之後,他們驕奢淫逸,互相攻伐,豈不是倒退回了春秋戰國的情況,那還不如朝廷隨時更換郡守縣令呢!”
李百藥也是個聰明人,挑撥離間的話不說,皇子、功臣們的壞話,他也是點到為止李唐
反正中心論調就是一個,皇帝此舉是逆曆史之變,難道陛下要與老天爺作對嗎?
李百藥的奏疏,將世襲刺史製度直接推向了**,文武大臣不斷接力,說得吐沫橫飛,這一次,大家不是因為政治利益鬥爭,而是將矛頭直接指向了李世民。
出身儒學世家顏師古,不愧是打太極的高手,他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世襲諸侯,可以,但諸侯國的官吏不能世襲,應該由朝廷直接委派,這樣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證朝廷的權威,省卻聽調不聽宣的煩惱,還能保證稅賦,一舉兩得。
但李世民卻沒有表態,而是留中不發。他不是不明白諸臣所言的道理,但他這麼做也是有自己的目的,那就是針對世家門閥製度。
按照現今的形勢,朝廷各州的刺史、長史、司馬、縣令等職位大部分還在門閥手裡。寒門學子從下而上的晉升渠道被權貴再一次蠶食,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科考製度將會逐漸失去意義。
而建立封國,分而蠶之,其實不失為一個好的主意。蕭瑀這個人,雖然脾氣不好,但有些時候,他也是真為朕著想的。
但魏征等人說的也有道理,人心都是自私的。在政治利益的麵前,誰都敢鋌而走險,西漢的“七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包括前隋的漢王“楊諒之亂”,還不能說明問題?
皇子王孫也好,國公朝臣也罷,他們是肯定願意在京畿待著,因為隻有在京畿,才能讓皇帝更直觀的看到成績啊!
對於這個世襲刺史製度,李世民甚為為難啊!
“傳太子!”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