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尷尬的事,也就是事前想起會尷尬,事後想起也會尷尬。
真挺著臉皮去辦那件事了,也就那樣了。反而會敏感性極強,用著各種借口反駁著彆人明嘲暗諷的言語。
就像秦淮茹跟賈東旭回娘家一樣,自然有人挑起賈東旭過年沒騎車回去的話題。
秦淮茹麵不改色的就造了個理由。
這玩意她都沒跟賈東旭商量,完全就是秦淮茹的本能反應。
按照秦淮茹的說法,就是院裡有個小夥談了個對象還沒娶回家,對方家裡有點看不上小夥的意思。
自行車被賈東旭讓給那個小夥去女方了。
從頭到尾,秦淮茹隻說了一個“讓”字,從來沒承認她家已經買了自行車。
並且在秦淮茹說這番話的時候,代入的小夥就是何雨柱。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秦淮茹的認知裡,何雨柱那輛自行車,是賈家借給他的。
女人的虛榮心,不止後世有。
秦淮茹終究沒開口提出跟何家借自行車的話題,因為她知道說了也沒用,“祖孫三代”,三家五口,好像就秦淮茹跟何雨柱沒有直接矛盾。
但秦淮茹這個時候的三觀還算正常,她雖然不知道三觀是啥意思,卻是知道一個女人不能主動湊到一個未婚小夥身邊去借那麼貴重的東西,關鍵那個小夥還跟他老公關係不好。
所以說,胎裡壞的人有,但絕大多數人的壞,都是被生活逼出來的。
秦淮茹坐在無風的門口,在陽光下接受著眾鄰居大媽大嬸的奉承,這該是她一年到頭最高光的時候。
想要誇一個人,有很多很多的理由。
比如她的衣著,比如她的膚色,再比如剛才秦淮茹避著賈東旭給她媽孝敬的十萬塊錢。
這又是個很有意思的事,秦淮茹避著賈東旭,卻恰好讓她嬸嬸看到了她給錢的場景。
更關鍵的是秦淮茹給錢的時候,說是賈東旭孝敬父母的。
裡裡外外都被秦淮茹想的相當周全。
像是剛結婚時回娘家,秦淮茹也是給了她媽十萬,給了她嫂子五萬,那筆錢是易家夫婦給她的紅包。
而今天這十萬,也是易家私下給她的壓歲錢,羅巧雲親手交給她的。
易中海夫婦知道,賈東旭這孩子以後還是會有變化,等到賈張氏回來,易家跟賈張氏還是會起一番衝突。
這個時候交好秦淮茹,枕邊風有時候比老娘管用。
按照羅巧雲的說法,就是秦淮茹回娘家,身上一定要有錢。這玩意是秦淮茹以後回娘家的底氣。
而這筆錢,就被秦淮茹用來買麵子了。
錦衣夜行這種事,秦淮茹肯定是不會乾的。
如果她給家裡補貼,隻是私下給,誰去給她揚名?
所以,就那麼恰好,她嬸子就看到了。
進城半年,就直接給了家裡二十五萬,這還是多大氣的事情?
按照她嬸子的說法,就是秦淮茹掉到糖窩窩裡了,估計喝的自來水都是甜的。
以後等她堂妹秦京茹長大了,讓秦淮茹也在周邊替京茹尋摸一戶殷實人家。
對這個事,秦淮茹一口答應,並沒有感覺什麼困難的。
無他,因為她這個妹子,長的也是粉雕玉琢的,一看就是個美人胚子。
而現在的城裡鄉下,雖然生活水準有差距,但並沒有什麼戶口限製。
聽到秦淮茹答應的話語,她嬸子竟然比秦淮茹她媽還高興,就好像這個時候她抱在懷裡的小丫頭已然嫁到城裡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