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也不僅僅是化肥廠存在,很多國營單位都是存在的。
導致如今這種情況,也不能完全怪國營廠,很大原因是製度問題。
城鎮戶口就是這些國營廠的工作人員庫,如果城鎮人員和國營單位需要的人員是剛好的比例。
比如一個縣國營單位需要一萬個工作人員,全縣城鎮戶口有三萬多人,這就是正常比例。
因為還有老人和小孩,適齡工作人員稍微多個幾百一千多也沒有問題。
可現實是不可能這麼恰好。
加上有的工廠已經出問題,又沒有新的國營廠,問題就會越積越多。
還有新增人口,那就隻能讓有能力的國營廠增加崗位。
更重要的是,有一部分工廠員工已經沒有工作動力,明明一個人能乾的活,他非要說累,那就隻能增加兩個人。
有的甚至乾脆不是正式員工在做,而是請的臨時工。
就是這麼魔幻,明明工廠員工已經過多了,還沒有人願意乾活,要請臨時工來做。
張軍對這種情況早就沒了感覺“這情況解決不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
劉慧彥歎著氣說道“我以前還在擔心自己子女後代的工作問題,現在看來,我這完全是多餘的擔心。”
“我自己能不能做下去都是一個問題。”
在一旁聽著的黃濤忍不住問道“軍哥,劉主任,那我們這些普通人的工作問題就沒辦法解決麼?”
劉慧彥大概也知道黃濤家裡的情況“你接不了老黃的班,後續還想要分到工作,就很困難。”
“不過,你們家現在所有人都沒有工作,隻要去找相關單位,還是有很大可能會給你們安排的。”
“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你們沒飯吃。”
黃濤問道“那以後呢?”
劉慧彥微微搖頭“以後?我也不知道以後能怎麼辦。”
張軍說道“不用擔心太多,你們著急,國家其實比你們更急。”
“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就會導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待業青年。”
“待業青年其實是這個社會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這是國家發展地一個重大問題。”
現在這個問題沒有爆發,很大原因是現在所有人都不能離開自己出生地。
就算張軍從農村到縣裡來,想要住招待所,都得要有證明。
如果去遠的地方,甚至隻要出了市,就很容易被人給認出來。
畢竟國內方言很多,尤其是南方,出縣可能音就不一樣了。
這個事對黃濤的影響很大,忍不住追問“軍哥,可現在還沒有解決辦法啊!”
張軍開玩笑說道“是不是覺得跟著我沒有安全感,還是希望國家給你安排工作?”
黃濤頓時慌了,趕忙解釋“不是!不是!我隻是擔心,我們家的條件就這樣,下麵會有妹妹。”
“我可以跟著軍哥乾一輩子,但我妹妹不能沒有工作啊!”
張軍見黃濤認真了,輕輕一笑,安慰道“你也不用著急,我就跟你開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