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家的巷子出來後,趙海清試探著問道“你跟這家人很熟?”
張軍說道“也不算很熟,怎麼了?”
趙海清說道“這一家人,之前做生意,被抓了一次,這是走資本道路啊。”
趙海清是體製內的人,他知道一些什麼也不讓人意外。
張軍問道“你覺得商業有問題?”
趙海清這次回答得很肯定“絕對是有問題的,自由商業會催生資本,然後促使大量財富朝著一小部分人聚集,就會導致社會上的財富分布不均。”
張軍略有些意外“師兄還懂經濟?”
趙海清說的這個道理雖然很淺顯,確實是客觀的事實。
趙海清說道“也不算懂,稍微了解過一些。”
“我一直覺得,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們既然要走一條路,反對另外一條路,就得了解另外一條路到底為什麼不能走。”
張軍微微頷首“說得有道理,那你覺得自由貿易有好處麼?”
趙海清認真的思索了一會,說道“肯定是有好處的,但弊大於利。”
張軍說道“自由貿易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提高市場活躍度。”
“我舉個例子,假如一個村子,有一千人,一共一萬塊錢分布在這一千人手裡。”
“在財富不增長的前提下,怎麼樣才能讓這一千人,過上更好的日子?”
趙海清說道“讓大家努力乾活!”
張軍問道“怎麼樣才能讓大家努力乾活?”
趙海清頓時語塞,這其實是一個難題。
沈靈珺在一旁說道“自由貿易?隻要大家買多賣的多,雖然市場上的錢沒有增加,但大家交易的次數多了,買回去的東西也多了。”
張軍沒想到沈靈珺居然也有這方麵的天賦“靈珺說的沒錯,這就是市場活躍度,在財富不增加的前提下,想讓大家過上更好的日子,其實就是增加市場活躍度。”
“如果我是這個村賣肉的,師兄是賣米的,靈珺是賣衣服的。”
“我多買米,師兄拿著我買米的錢去買衣服,靈珺再拿著錢來找我買肉,我再買肉。”
“這個循環越多,我們相互之間囤積的各種物資就會越多。”
趙海清大概理清了“可這有個問題,你賣的肉,需要養殖,我賣的米也需要種植,靈珺賣的衣服,需要棉花、布和製作,這不是無限供應的,需要有人做。”
張軍說道“說得沒錯,這就是生產力的問題。”
“我們還得想辦法提升生產力。”
“自由市場,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刺激生產力。”
“我們現在這種模式,恰好缺少這種刺激。”
趙海清大概看出來了,張軍是支持自由市場的,這讓趙海清很震驚“張軍,你不會是支持個體戶吧?”
張軍說道“我們現在的這種模式,說實話,是非常先進的模式。”
“如果真的達到了,甚至可以說是完美。”
“但這中間有很多問題,阻攔我們達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