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在醫院裡見多了生死離彆,但每次看到家屬的撕心裂肺,心裡還是會難受:“打個比方,就算不痊愈,也不會死,就吃藥。
如果條件好的話,可以帶他大城市看看,說不定要其它辦法。”
醫生隻是隨口一說,沒想到趙春蘭聽完,眼睛倏地亮了:“去京都,我兒子在京都。”
醫生愣一下,顯然沒想到穿著不是很時髦的趙春蘭,竟然有個在京都的兒子:“那確實不錯,有人在那,方便很多。
那這個藥,還要開嗎?”
趙春蘭點頭:“開,先吃著,萬一能控製一下呢,總不能讓他這個樣子上火車吧?”
醫生點點頭,在處方單上寫上藥名。
拿到藥。
拖拉機手又將他們送回村。
回到家。
趙春蘭一口氣跑到村長家:“村長,我想帶大柱去京都看病,你能幫我找個有文化的人,送我們過去嗎?
我給工資,每天五塊錢,車費,路上吃住,我負責。”
沈舟每個月會給趙春蘭寄五十塊錢回來,沈行知也會寄二十塊,加起來一個月就是七十。
在農村,蔬菜啥的,都是自己種的,不花錢。
隻有割肉,要花錢,所以他們兩個,一個月最多花十塊錢。
所以一個月下來,還可以攢六十,一年就是七百。
村長沒想到趙春蘭這麼大方,他點頭:“行,我問一下。”
趙春蘭一走,村長便去了村尾那戶人家,也姓沈,算起來,跟沈大柱,還沾了點親。
“沈遠,在家嗎?”
“在呢,村長,你咋有時候來我這了,快進來。”沈遠是個三十歲的漢子,他媳婦也是本村的,但不姓沈。
村長把來意說了一下。
沈遠聽完,毫不猶豫地點頭同意:“可以啊,什麼時候出發?”
聽說京都機會很多,他早想去看看了。
村長:“應該是越早越好,我去問問大柱家的。”
沈遠:“好——”
……
京都。
許家五個姐妹聽了許佳佳的建議,開了一家飯館。
許大妹有文化,方向感好,她帶著許二妹跑工地,賣盒飯。
許五妹當廚師,另外兩個當服務員。
三個人,把飯店做的有模有樣的。
開業五天。
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營業額最多的一天高達一千,還沒包括賣盒飯的。
許大妹跟許二妹賣盒飯的生意也很好,她們收益不如許五妹,買原料洗乾淨,讓許五妹做,給她分紅。
所以許五妹不僅飯店有錢,賣飯盒也有錢。
至於許大同兩口子跟大炮兩口子,他們便撿起了垃圾。
哦,王老二跟王老三,也跟著一起,搬垃圾什麼的,都是他們兩個年輕人。
利潤也很可觀。
一天下來,一人可以賺十五塊到二十塊左右。
許老六不上班時,還會跑工地,收老板不要的鋼筋。
收好後。
他也不急著賣出去。
許大同怕押太多成本,很不放心:“老六,鋼筋放家裡,占地方,賣掉算了。”
許老六搖頭:“爸,我們一天有這麼多垃圾,賣給收垃圾的販子很劃不來,等哪有有空,我去找找,看哪裡有第一回收站的。”
許大同還是很聽勸的:“那行,儘量快點,不然,押太多成本,我們周轉不過來。”
許老六辦事效率很高。
第四天,就帶來了好消息:“爸,我找到了,離我們這裡有一個小時的距離,我跟王二哥,老四一起去。”
許大同心頭一喜:“價格你問了嗎?”
“問了,要多一半,之前賣虧了,不過,剛來京都,做什麼都是兩眼黑,很正常。”
許大同一副虧了一個億的表情:“賣了好幾天,也虧了不少,哎,早知道,就該聽你的。
幸好這次的鋼筋沒有賣出去,不然,不得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