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提到了他董卓,要知道他們以前可從未見過麵,而且他們也不可能知道自己會在今天從蒲津渡渡過,這明顯是這小子臨時想出來的。
雖然剛剛經過試探,發現劉裕這個小鬼確實是個難纏的小狐狸,但也不得不承認這小鬼確實是個文武雙全的人物。
能夠發現自己想要壓服他們一行人的意圖,並做到不動聲色的反擊,這讓董卓不禁有些感慨,沒想到他們這些邊郡之地,也能夠養出這樣即會打仗文采又好的人傑出來,也是一件奇事。
不過想到這小子在雒陽的名聲後,董卓不由嘿然一笑,恐怕這小子還不知道他的名聲已經被王甫等一眾宦官,給敗壞成什麼樣子了吧?
還在這拖家帶口的前往雒陽,不知到時候這小子麵對洶湧的士人輿論會狼狽成什麼樣子。
董卓一想到這就不由得有些遺憾,遺憾不能夠去現場看這場熱鬨。
不過這小子畢竟也送了他一首詩,董卓也不能這麼忘恩負義,於是就上前拍了拍劉裕的肩膀,麵帶同情且意味深長的對他說道:“季安小友,這一路上要小心行事啊,不要落儘歹人的陷阱中去啊!”
此時剛剛還在湊熱鬨的人群已經漸漸散去,現在這片區域也隻剩下了劉裕和董卓一行人。
劉裕聞言有些莫名其妙,不過還是對董卓拱了拱手:“多謝父老掛懷,小子一定小心行事。”
董卓笑了笑,而後也沒有再繼續提醒劉裕,反正他自認為已經提醒過對方了,至於對方能不能聽懂就不會他了。
雙方又聊了一會後。
董卓率先說道:“不知不覺間天色也是不早了,那本官就先行告辭了。”
而後又對劉裕點了點頭說道:“季安小友也抓緊趕路吧。”
劉裕對董卓一拜說道:“那父老我們就此彆過了,也望您一路順風。”
董卓點了點頭,而後就上馬招呼著隨從轉身向北而去。
劉裕一行人看著董卓的漸漸消失的背影,劉盛這時上前來對劉裕問道:“老四,剛剛董刺史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劉裕低頭沉吟片刻後,搖了搖頭道:“我也不知。”
“難道是讓我們小心路上的蟊賊?”
劉裕搖了搖頭,反駁道:“不可能會是這麼簡單,你也見到了,這董仲穎雖然一副武夫模樣,但卻也是個心思深沉的人,他的那句話不可能隻是讓我們小心路上的蟊賊。”
“而且……”劉裕回頭看了看身後的一行人,看著趙折周括等人散發出得凶悍氣勢:“而且一般的蟊賊也不敢上來惹我們罷。”
劉盛對此點了點頭表示讚同:“確實,如果遇上蟊賊劫匪什麼的,哪怕遇上一群馬匪,我也能夠讓他們有來無回。”
“不過老四,你為何說那董刺史是個心思深沉的人,雖說我們有過過節,不過我看著他人挺好的啊。”
劉裕聽後對自家二哥竟然有些無語凝噎,我的好二哥啊,你怕不是對好人有什麼誤會吧。
不過想到自家二哥的性格,慨然一笑,然後拍了拍劉盛的肩膀說道:“好了,二哥,彆想這麼多了,我們抓緊趕路吧,不然怕是趕不到臨晉城了”
“那好,我們走吧!”劉盛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