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魚的哭聲像小孩,因此,人們都叫它娃娃魚。”陳伯道。
張伯點頭,“我們剛才就說到了這裡。”
阿玫把魚放在一旁,正襟危坐,一副準備認真聽的神情,“這娃娃魚有什麼好說的?”
陳伯搖頭,笑道:“這件事情發生在你很小的時候。”
“沒錯,那個時候,澄縣還不像現在這般有這麼多的無賴。”張伯接話。
“無賴?”阿玫想到了嚴樂安,“就是背水巷的那些?”
“沒錯,在原來的澄縣,幾乎找不到靠乞討為生的人,大家靠自己的雙手基本都能豐衣足食。”張伯回憶道:“那幾年真的是極其繁榮。”
“我娘的產業就是從那個時候發展起來的?”阿玫猜測道。
眼前的張伯、陳伯都比娘的年紀大,想必,她猜測的沒錯。
果然,陳伯點了頭,“是這樣的,你娘趕上了最好的時候,再加上她的創意足,成衣鋪子迅速紅火起來,並且在附近幾個縣都小有名氣。”
“後來這名氣還傳到了京城呢,聽說宮中的太後娘娘都買了你娘的衣服。”
阿玫訝異,“當真?”
見二位老人堅定的目光,阿玫更震驚了,“這些事情,為何我一點都不知道?”
哪怕這些名氣在她出生之後就有所衰退,但也不至於一點風聲都聽不見吧?
更何況,娘也從未對她說過這些。
張伯和陳伯互相對視了一眼,張伯率先開口,“我們覺得,是時候告訴你這些事情了。”
“關於我娘的事情?”阿玫激動地站了起來。
陳伯把她按在椅子上,示意小二們去彆屋待著,等到這裡沒了其他人,他才糾正道:“是關於你娘的‘部分’事情。”
部分也好,能多知道一點是一點。
阿玫定下心來,見陳伯看向了張伯,她也跟著看過去。
張伯靠在椅子背上,長歎一聲,“你娘當年的事業十分紅火,隻是事情的轉變發生在京中。”
“當年,因皇後娘娘對你娘衣裳的青睞,特意召她入宮,賜予獎賞,並希望她能留在宮中,隻為皇家製衣。”
“我娘應該拒絕了。”阿玫道。
“沒錯,”陳伯點頭,“你娘不喜歡拘束,就拒絕了太後的提議。”
“不過太後娘娘也沒難為她,隻是多賞賜了一筆後就送她出宮,在出宮的過程中,你娘被皇上看見了。”
陳伯壓低了聲音,似乎怕隔牆有耳,“陛下看中了你娘,想著把她收入宮中。”
“這消息也不知怎的,就這麼傳了出去,你娘當晚趕著城門上鎖的時間就出了京城,一路往北狂奔。”
“路上每經過一個縣城,你娘都不敢停留,她甚至還繞了官道,就怕被宮中的人追上。”
張伯把話題接了過來,“但她也不能一直逃,總要想辦法徹底擺脫,於是,她想到了嫁人。”
“她沒聲張,偷偷回了澄縣,第二日站在成衣鋪子裡,嫁給了當日第一個進她鋪子的男子。”
“就是徐裕?”阿玫的心一沉,這嫁人也太隨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