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60飛機在1990年的時候第一架原型機從生產線上麵下來之後,就馬不停蹄的開始進行試飛工作。
就試飛的表現來講,t60還挺是不錯的。
t60的研發能夠進行得如此順利,還是得要說到原先的y10的研發團隊。
有著大飛機製造經驗的團隊,再是來搞這種支線客機,有那麼點手到擒來的意思。
而且,現在墨塔飛機的研發團隊,可不再是僅僅就原先的那點人。
墨塔飛機從全國的高校當中大量的招飛機相關專業的人才。
不得不說,現在的大學生就學習知識的努力程度而言,可要比後世的那些大學生總體要好上很多。
墨塔飛機這些年時間,可是招到了不少的人才。
人才+充足的研發經費,共同造就了t60和t90的超快研發速度。
至於說製造這塊?
西都飛機製造廠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技改,更新生產設備,改進生產工藝。
至於說錢從何來?
西都飛機製造廠以持有的墨塔飛機研發有限公司的股份做抵押,從ta投資那借的錢。
最為重要的一點,借的錢利息上並不算是太高,按照通貨膨脹率來確定的利息。
也就是說,這筆錢實際上屬於ta投資不利息的借給西都飛機製造廠的,至於說還款期限上麵,也並沒有說。
西都飛機製造廠在更新生產設備上麵,國內有的,那自然就采購國內的。
國內沒有,就在國外采購。
國外采購不到,那麼就隻能夠由國內的廠家來進行自研了。
渝州第二機床有限公司在機床產品領域上麵,現在屬於國內第一的存在,過去幾年時間裡麵,研發投入上麵一直都高企,造成渝州第二機床即使銷售情況相當不錯,可依然的沒有辦法實現盈利。
最終墨塔集團都是受不了。
畢竟墨塔集團屬於上市公司,必須得要考慮盈利的問題。
所以,渝州第二機床有限公司做了一些改變,引進了ta投資作為投資者。
缺錢的時候,就進行融資。
由ta投資來領投,就給渝州第二機床有限公司不斷的燒錢來發展。
互聯網企業能夠燒錢來發展,那麼同樣屬於高科技企業的渝州第二機床有限公司也自然可以燒錢來發展。
這些年的錢,可並不是白花的。
渝州第二機床為西都飛機製造廠專門定製了一些飛機製造領域使用的機床。
“現在差不多已經完成表明符合性試飛,接下來將要進行適航審定試飛工作。”
一款飛機需要經曆科研試飛,然後表明符合性試飛,接下來又是適航審定試飛,最後是功能可靠性試飛。
整個四個試飛流程全部結束,之後,才是能夠正式的執行客運飛行。
飛機的研發,無疑是一個相當漫長的事情。
從項目立項到飛機正式推入到市場進行商業性運營,反正做好花上十年時間的準備。
甚至,十年時間都可能還不夠。
即使之前的時候,已經有運7這款民航支線飛機了,可t60和運7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這屬於一款全新的,按照歐美民航標準來設計的客機。
所以,整個流程上麵,全部都得要做好,一定得要高標準來要求。
高標準之下,那麼整個時間就會拉長。
沒有辦法,慢工出細活!
此時國內的民航客運市場在需求上麵,已經開始逐步的提升,可也沒有到爆發的程度。
所以陳懷慶心裡麵,倒是並不那麼的急迫。
畢竟此時t60的進度,是超過了陳懷慶的心理預期的,現在看來,93或者94年的時候,t60就能夠開始商業化運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