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了6萬噸模鍛壓機的情況下,基本上已經滿足了對各種大型零件的加工基本需求。
如此,是否繼續搞8萬噸級模鍛壓機,就成為了一個爭論的焦點。
然後這種爭論,直接被陳懷慶給按下去了。
搞!
陳懷慶都說搞了,其他人也就不說什麼,很快研發團隊就直接給組建了起來,並且迅速的拿出來了設計方案。
有6萬噸的打底,8萬噸的研發,要輕鬆了不少。
現在已經在設計10萬噸級彆的模鍛壓機,隻不過什麼時候能夠真正建,還不怎麼的確定。
因為10萬噸模鍛壓機現在真的沒有這個需求。
搞8萬噸模鍛壓機,那是因為國內對此有需求,各種大型設備的軸、承軸等的材料,現在都用模鍛壓機來鍛壓一番。
大力出奇跡!
這些材料在經過模鍛壓機這麼一壓之後,品質得到了一個巨大的提升。
材料配方很重要,但是對材料的後續處理,也是很重要。
就像是麵條,都是用的麵粉,可拉麵吃起來就是要感覺勁道很多。
就因為拉麵經過反複的揉搓、摔打!
mt400運輸機是國內生產的最大運輸機,在全球範圍內,也是排名靠前的。
隻能夠說靠前了。
比mt400運輸機大的飛機,有不少。
比如說安225運輸機。
安225運輸機是作為暴風雪號航天飛機的專用座駕來進行研發的,當然了,也是可以用來運輸火箭、地鐵車廂這類的大件。
現在安225在全球就隻有一架,到後麵一架都將會沒有。
可以這麼說,安225是前聯盟航空工業的代表之作,代表了其最後的輝煌。
輝煌過後,就是餘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