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220客機的發動機肯定得要用國產發動機的,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現在使用的雙羅公司tent700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屬於雙羅公司的經典發動機,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正式交付開始,讓雙羅公司在寬體客機發動機市場領域,從15%的占有率提升到了50%。
陳懷慶並沒有催促ls-837發動機的研發要進行加速之類的。
這屬於慢工出細活的事情,要是捉急忙慌的搞,最終發動機倒是研發出來了,也生產了,還裝機了。
這個時候發現發動機有很嚴重的問題,那樂子可就大了。
雙羅公司的tent1000發動機,就是發現壓氣機葉片有裂痕等問題。有影響到安全飛行的問題,那肯定得要解決。
更換發動機就不說了,雙羅公司還得要花費幾億英鎊來解決發動機的問題。
另外還得要對客戶進行賠償,也是一大筆錢。
因為你的產品質量有問題,讓客戶造成了損失,不賠也說不過去啊?
該是自己的責任,就必須得要擔負起來。
不然的話,可就將自己的名聲給敗壞了。
商業信譽這東西有多重要,自然是不用多說。
敗壞起來很容易,可想要重新建立起來,難度可就高了。
雙羅公司為此得要花費十幾二十億英鎊,這些都是額外的開銷。
如此直接造成雙羅公司在之後的運營困難。
當然了,現在事情還並沒有發生,這都十年後的事。
陳懷慶在離開之前,要求對航空發動機的研發和生產,得要嚴謹。
寧可慢,不求快!
求快就容易出現不好的結果。
反而是大虧。
接下來,陳懷慶又是去墨塔半導體。
墨塔半導體的工廠,自然沒有在蓉城的主城區這邊,而是在下麵的區縣上。
而且還得要臨水。
半導體生產需要大量的水,而且還得要超純淨水,為了製備這種水,電力什麼的,那自然得要。
墨塔半導體在國內,有著半導體工廠基本上都是沿著長江一帶分布的。
蓉城、渝州、江城、金陵以及申城。
其中蓉城主要是擔負總部的功能,以及研發中心。
生產上麵,反正是減少了很多。
反倒是在渝州,芯片生產與日俱增。
因為渝州是國內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城市。
“我們現在的大規模生產的製程工藝集中在45納米,另外在40納米的製程工藝上麵,我們也已經完成量產化。32納米製程工藝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預計在明年就能夠實現量產。”
技術的突破,不能夠僅僅在實驗室,還得要實現工業化量產。
隻有工業化量產的技術,才是能夠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
賺錢了,才是能夠源源不斷的將資金給投入到新的研發當中去。
墨塔半導體屬於是上市公司,每年的盈利還是挺高的,可其是一隻鐵公雞,上市這麼多年時間,從來都沒有進行過任何的分紅。
不僅僅不分紅,還要不斷的從市場上麵進行融資。
當然了,也因為墨塔半導體的存在,支撐著華國整個半導體上下遊產業鏈的發展。
整個半導體產業鏈是極其龐大的,關乎到的企業和產業工人不計其數。
陳懷慶目光落在一台光刻機上麵:“這光刻機現在有多少台了?”
在光刻機上麵,有一個標號mta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