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詩並不知道老人家的辛酸,好心情一路持續到家裡。
張桐左右看了看沒見韓淑雲母子,問謝臨。
“小謝,你們小姨呢?”她做了母子倆午飯的。
“媽,她們回城裡了。”
“回城?她自行車還在這裡怎麼回?”
“錢副團正好要去城裡辦點事,回程也快,我就讓小姨搭順風車,下午還要過來,踩車累得慌。”
騎自行車少說也要小一個鐘,有順風車搭挺好的。
“媽媽,小姨要告訴舅舅學校的事,還要拿小師的衣服,小師住咱們家,小姨不住。”
詩詩一邊扒拉韓淑雲帶來的包裹,一邊告知。
翻出一紙包白胖胖的東西,捏起來軟軟的,聞起來香香的,口水不自覺分泌。
“媽媽,這個是什麼呀?吃的嗎?”
“是糍粑,就是糯米麵團打軟糯做的,像包餃子一樣包餡進裡麵就能吃了。”
“你小姨說這個放的是紅糖和花生米,你和醜醜小師一人吃一個就好了,馬上就能吃飯了。”
聽到能吃,三隻馬上洗手,一人抓一個,還不忘給謝臨一個。
張桐在炒菜,詩詩又拿一個,自己吃一口,喂張桐一口,臭蛋說好東西要分享。
蕭誕回來沒看到韓淑雲隻多了個小孩有些訝異。
韓淑雲的電話就是打到他辦公室的,她們說要來的,院裡還擺著輛不認識的自行車,顯然家裡來人了。
“詩詩,你小姨不來咱們家吃飯嗎?”
詩詩給他一個糍粑。
“小姨當老師了,小師跟詩詩一起上學,他們回家拿衣服,還要跟舅舅報喜。”
原來如此啊。
孩子們在海市時就打過電話回來,謝臨說起過韓家小妹和何朝陽的事。
緣分還真是奇妙,分隔千裡的兩人,因為一段婚姻走到一個城市,因為一個孩子牽手。
不得不說是樁美談。
風姿颯爽的娘子軍確實值得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而不是隻有奉獻。
小師乖巧的喊了聲伯伯。
唇紅齒白的小家夥乖乖巧巧,很討人喜歡。
蕭誕摸了摸他的小腦袋,“小師,歡迎你。”
“老蕭,陶老呢,怎麼沒跟你一起回來?”張桐端出最後一個菜準備開飯。
“忙著呢,有幾個小子訓練扭傷,腳都腫成豬蹄了,陶老擔心不及時處理會留下病根,一會我給他送去。”
“行,那我先裝出來放鍋裡溫著。”
這邊飯菜飄香,另一個院子卻是冷鍋冷灶。
平時都是婁曉敏回來做飯,謝淼回來張嘴就行,隻有偶爾幫點摘菜的小忙。
她高高興興地拎著從食堂打回來的炒肉片回家,見到的不是嫂子在廚房忙碌,而是兩眼無神地躺在床上。
“大嫂,你怎麼了?”
早上還鬥誌昂揚的,不會是在學校被那些野蠻的小崽子欺負了吧?
真沒用。
婁曉敏眼皮都沒動,更彆說回應她了。
她覺得前路迷茫得很。
使出吃奶的勁才嫁給謝郝,以為能過上好日子,她也確實過了幾個月好日子。
可現在天塌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