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圓姐,你是不是之前剛去拍了《仙劍奇俠傳》?”
在《破產姐妹》的試鏡候場區,人頭攢動。
略一估算,現場少說有上百號人。
這還隻是第一批來試鏡的人。
跟鄧小圓在說話的這個女生,也是一個演了好幾部戲的演員了,叫方芳。
鄧小圓點頭,笑了笑,說:“是的,在《仙劍》裡麵演了一個小角色。”
“好羨慕。”方芳說,“當時《仙劍》我也去試鏡了,裡麵那麼多個小角色,我都沒有試上。”
她說著就歎了口氣。
鄧小圓:“我能選上也是僥幸。”
“怎麼會,小圓姐你的演技那麼好,又那麼漂亮。”方芳馬上說,“不過,小圓姐,既然你拍過《仙劍》了,是不是跟陸嚴河認識了啊?《破產姐妹》這部劇,你知道什麼消息嗎?”
“我哪知道什麼消息啊,要是我能知道什麼內幕消息,還坐在這裡試鏡什麼。”鄧小圓搖搖頭。
“也是。”方芳又歎了口氣。
鄧小圓看了她一眼,淡淡地保持著微笑。
“聽說陸嚴河甚至直接拒絕了明年西圖耳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評委。”方芳的語氣裡不無豔羨之意。
“真羨慕啊,人家都已經被西圖爾邀請做評委了。”
鄧小圓微微一笑。
“這麼多人來試這部劇,競爭太激烈了。”方芳感歎,“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在這部劇裡拿到一個角色,我都不敢奢求主角,隻要是一個小配角都行。”
“誰不是這樣想呢。”旁邊馬上有人說,“就算是一個小配角,隻要是陸嚴河的戲,都能紅,都能被人關注。”
“小圓姐應該是來試鏡女主角的吧?”方芳試探性地問了一句。
其他人有些驚訝地看向鄧小圓。
鄧小圓笑著說:“我試鏡女主角?我倒是想。”
一句話又打消了大家的詫異。
忽然,有人發出了一聲驚呼。
這個驚呼聲不小。
“天呐!”一個有些浮誇的聲音。
大家都被吸引,朝那邊看去。
一個個子很矮小、大概隻有一米三、四樣子的中年男人,穿著很不合身的西服。
四周朝他看去的目光,讓他臉頰都漲紅了起來,露出了難為情、羞赧等種種情緒。
鄧小圓也有些驚訝地看了他一眼。
怎麼……他也是來試鏡的嗎?
這個男人,算侏儒嗎?
很多人腦海中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疑問。
之所以會有這個疑問,是因為他也不算特彆矮,而且,長得其實也算眉清目秀,不太符合大家平時心目中關於侏儒的那種印象。
但是,不管怎麼說,都不至於讓人發出這樣一聲驚呼才對。
“……”
剛才發出驚呼的那個女孩臉上露出了幾分輕蔑之色,轉頭和自己的同伴說話去了。
這個個子比較矮的男人,一言不發,默默地找了一個地方坐下。
鄧小圓看到這一幕,心中莫名有點難過。
“這個人也是過來試鏡的嗎?”方芳有些好奇,低聲道。
“可能吧。”
“他這個身高,能夠試什麼角色啊?”方芳說。
“說不定是專門負責搞笑的特型角色。”
“不太會吧,之前陸嚴河寫的劇本裡,也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特型角色。”
鄧小圓聽到這裡,忽然想到了什麼。
特型?
專門負責搞笑?
鄧小圓確實知道比彆人更多一點的消息。
比如這部劇,不再是像《老友記》一樣,聚焦在一群俊男美女之間的日常故事,而是凸顯“底層”的生活環境。
比如這部劇,主角團各個人物的組成和外形方麵,會有更大的差異。
試鏡的候場室裡,大部分都是像形象好的俊男美女——這也是演員這個行當最容易見到的一類人群。
可是,對《破產姐妹》這部劇來說,這並不意味著選角的主體就是這部份人。
給鄧小圓提供消息的那個人就告訴她,試鏡的時候,一定不要往那種偶像劇式的大美女靠,一定得是那種有著生活氣息的特點。
到目前為止,試鏡的候場室裡,像剛才那個男人一樣的體型的,也隻有他一個。
鄧小圓目光閃爍了一下,起身朝那個男人走去了。
方芳等一些人看到鄧小圓突然起身,一愣,不知道她這是要去做什麼,直到看到她竟然走到了那個男人麵前,在他旁邊的空位坐下,她們都露出了震驚之色。
“這個叫白雲飛的演員,之前一直是一個雜技團的演員。”胡思維拿著一張照片,跟陸嚴河等人介紹,“他身高隻有一米四,但是身體很靈活,而且,長了一張眉清目秀的娃娃臉,在鏡頭裡不會給人不適感,比較符合嚴河你一開始給的人物畫像。”
在《破產姐妹》裡,餐廳老板就是一個小個子亞裔。
陸嚴河一直覺得,《破產節目》這部劇一開始能夠走紅,招人喜歡,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部劇在好萊塢還沒有興起政治正確和女權大風的時候,就已經有意識地在這部劇裡,去講平等這件事。
而且,尤其是在一個普通餐館這樣的環境裡去講這個主題,越發顯得真實,可貴,又因為裹在情景喜劇的外衣裡,少了社會議題式的沉重。
陸嚴河想要保留這部劇裡的這個特點。
他沒有想到,胡思維竟然真的找了一個這樣外形的演員過來。
“這麼多來試鏡的演員裡,隻有他是我邀請來的。”胡思維說,“當然,如果你們覺得他不合適,就直接打低分好了。”
陸嚴河問:“他之前在雜技團做演員,他的身體能力是不是很好?”
“對。”胡思維點頭,“我是看過他的演出的,雖然說跟影視劇的表演很不一樣,可他很有能力,隻要有人帶著他調整一下他的表演風格,演咱們這部劇,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陸嚴河點點頭。
今天來做《破產姐妹》的選角試鏡。
這部劇是真的沒有定任何一個演員,準備全靠試鏡來選角。
包括兩個女主角。
陸嚴河現在已經很習慣試鏡這份工作了。
仍然還是有很多人來打招呼,陸嚴河也越來越熟稔於怎麼應付這樣的局麵。
反正就是打哈哈嘛。
這部劇的編劇有六個人。
非常誇張,但是又非常正常。
誇張在陸嚴河遇到的劇組,劇本基本上就是一兩個人寫的,頂多再加上一個參與了劇本創作的導演。
正常在……實際上,對於情景喜劇來說,正常情況下,編劇就是有很多人的。
因為情景喜劇每一集都是一個不同的小主體,它需要段子,需要樂子,除了陸嚴河這種開了金手指的,真靠一個、兩個人來做劇本,創意很快就會枯竭。
去看情景喜劇的經典作品,就會發現,基本上每一部情景喜劇的編劇都是一個人數很多的團隊。
當然,在《破產姐妹》這部劇裡,胡思維本來是想要把陸嚴河的名字掛在總編劇一欄的,但陸嚴河馬上拒絕了,他是一個字都沒有執筆,實在沒有臉掛總編劇。
劇本創意和劇本顧問。這是他最後的頭銜。
編劇們已經寫了好幾集的劇本出來,今天試鏡,就是用幾集劇本來試戲。
每個人的時間都隻有五分鐘。
試戲的演員們一個個進來,又一個個出去。
必須要說,來試鏡的演員,很多人都演得還不錯。
問題是……學院派的風格太濃了。
陸嚴河不知道該怎麼說,情景喜劇如果用那種特彆學院風的表演風格來演的話,其實會很彆扭的——讓觀眾彆扭。
陸嚴河時不時地在自己的名單上做記號。
中場休息的時候,胡思維跟陸嚴河閒聊,問他的感受,又問他這些記號是什麼意思。
陸嚴河說:“哦,這些記號是我覺得他們比較符合我其他幾部戲裡的一些角色,所以記下來,回頭請他們來試鏡。”
胡思維問:“前麵已經試鏡的演員裡,有你覺得適合這幾個常駐角色的嗎?”
“有幾個感覺還行,但是試戲的時間太短了。”陸嚴河說,“可能回頭還要再仔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