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按照宗法製,女兒沒有繼承權,胡亥也仍然沒有放過他的姐妹們。
至此,始皇帝的二十三個兒子,十個女兒全部被胡亥殺死。
期間胡亥還大量征發徭役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墓,橫征暴斂之下,大秦百姓苦不堪言。
而胡亥又實在是個無能帝王,整日驕奢淫逸,朝堂政事幾乎隻會聽從趙高的建議。
如此殘暴近乎自取滅亡的統治之下,大秦很快走向了滅亡。
全國各處發起了起義。
由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於大澤鄉率先打響了反秦的攻勢。
沛縣小亭長劉邦,亦在此時響應起義,舉兵三千。
但因缺乏經驗和力量,陳勝、吳廣的起義軍很快便被大秦最後一位強將章邯,率領驪山刑徒組建的軍隊鎮壓。
但是起義滅秦的大勢已經席卷全國,六國殘餘勢力也紛紛在這時發起滅秦的戰事,其中以楚國舊貴族項羽率領的楚軍最為強大。
王離率領的秦軍主力都被項羽所破。
章邯的刑徒軍雖有二十萬之眾,且戰力不低,即便與項羽作戰也難分上下。
然而他身後的胡亥過於昏聵,並且孤軍作戰注定會被一點點消耗而死。
章邯深知這樣的胡亥,不值得他帶著二十萬悍勇作戰的苦命刑徒們為他陪葬,於是投降了項羽。
然而項羽擔心進入關中後,大批降卒無法節製,遂坑殺二十萬刑徒降卒。
正是這個決定,讓項羽徹底坐實了殘暴之名,也失去了舊秦民心助他逐鹿天下。
章邯追悔莫及,隻能假意歸入項羽麾下,企圖積蓄力量殺項羽以複仇。
當是事與願違,章邯按項羽派遣,在後續與韓信作戰失敗後,自殺身亡。
大秦最後的防線徹底淪陷。
大秦雖在嶺南還有趙佗的三十萬大軍,但當時的百越並未被完全剿滅,一旦嶺南兵力被抽調,桂林、象郡、南海三郡極有可能不保,且會被迫麵臨起義軍和百越軍南北夾擊。
另外馳援關中千裡跋涉,失去中原供給後,糧草儲備根本不夠大軍跋涉千裡作戰。
尤其秦二世殘暴至極,趙佗也不願為秦二世這樣的帝王效死命,最終選擇了固守嶺南。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劉邦率起義軍攻下武關,鹹陽危在旦夕。
趙高自知哪怕胡亥再愚鈍也一定會怪罪於他,於是趙高先一步帶領鹹陽令閻樂攻入秦王宮,逼迫胡亥自殺。
趙高妄圖篡位自立,但因為眾官員百般阻撓,於是隻能另立贏氏宗親子嬰為皇帝,子嬰自認大秦淪喪他不配稱帝,於是去帝號,稱秦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