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同學這會兒大概還不明白這裡麵的彎彎繞,但是朱重八那個老登肯定能想明白。
到時候看他怎麼選,是讓李善長他們活著上書本,還是先請李善長他們慷慨赴死?
微微搖了搖頭,楊大知縣又繼續說道“除了這些小故事以外,還應該讓人修撰適合給縣學生員和府學生員、國子監生員們學習的史書,從三皇五帝到如今,還是按年級分段教學,年年考試,也好讓諸多學子們能以史為鑒。”
“這部分的內容,對於江南的士子們而言或許不算什麼,但是對於北方地界,尤其是燕雲十六州的百姓而言,像這種讓他們知道自己祖先曆史的內容就很重要了。”
“除此以外,學校裡麵還應該設置大明的旗幟,每旬應該由教諭和先生們帶領生員們觀看升旗儀式,潛移默化的讓他們對大明產生歸屬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
楊大知縣越說,朱標的眼睛就越亮。
對呀,應該讓人修撰一些關於大明是如何乾掉胡元、如何為百姓分地的故事,也應該修撰史書,從社學、縣學階段就開始培養生員們對大明的歸屬感。
“姐夫果然厲害,居然能想出這許多精妙絕倫的主意。”
隻是略微琢磨一番,朱標就滿臉興奮的說道“不隻是學校,縣衙前也應該有大明的旗幟,尤其是燕雲十六州一帶的縣衙和州衙,大明旗幟更是必不可少。”
“還有各個鄉、社的申明亭,也應該同樣設置,即便不設置旗幟,起碼也要在官老爺過去宣講之時布置好。”
“這些主意好啊,小弟回去之後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小故事教材和史書教材這些事兒交給李善長和劉伯溫以及禮部的官老爺們,旗幟的問題可以交給自家老爹去頭疼。
孤果然機智的很。
……
洪武二年十月初三,宜出行。
朱標輕輕的走,正如他輕輕的來,揮一揮衣衫,帶走了一些好幾隻燒雞、風乾雞外加煙熏豬蹄、煙熏排骨等一大堆東西。
美其名曰替楊大知縣拿回京城去孝敬朱重八和馬皇後。
但是楊大知縣依舊沒能恢複到鹹魚模式。
就在朱標帶著朱老二和朱老三離開之後,陳忠那個死太監還有禮部儀製清吏司主事、宗正寺的經曆就再一次來到了寧陽縣。
按照陳忠那個死太監的說法就是時間已經接近年底,距離楊大知縣的婚期也越來越近,所以楊大知縣必須再花半個來月的時間好好複習之前學過的禮儀,然後再用半個月的時間練習整個婚禮流程,再然後就是啟程出發去京城準備成婚。
至於楊大知縣之前所要求的大雁,還有後麵納征時所需要用到的合歡、嘉禾、阿膠、九子蒲、朱葦、雙石、棉絮、長命縷、乾漆等物品也早就已經準備妥當,隻要楊大知縣到了京城,就可以開始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等流程。
至於正婚禮,不出意外的話就要等到洪武三年的春正月了。
當然,儀製肯定還是要嚴格按照周禮來,必須按照周禮才能表達皇室對楊大知縣和這門親事的重視。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奮鬥在洪武元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