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寧陽縣的這兩趟,陳忠覺得自己多少也看明白了一些事情。
首先就是眼前這位楊大知縣絕對不是什麼善茬,正六品的時候動手打正五品的官那是一點兒都不客氣,而且打的時候專挑那些肉厚不易留傷的地方下手,可謂是拳拳到肉。
其次就是這位楊大知縣在寧陽縣的江湖地位很不一般,這一點在上次來的時候沒看出來,但是這一次看劉廟村百姓給他送藕的時候滿臉堆笑的模樣就能看出來了,畢竟真笑和假笑很容易分辨。
再次就是這位楊大知縣確實是處處在為寧陽縣的百姓考慮,這一點從他安排百姓種藕,讓百姓賣藕葉和藕莖的事情上就能看出來。
所以,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他?
到底是陛下口中的楊癲瘋?
還是寧陽縣百姓眼中的大老爺?
他為什麼又非得招惹陛下不開心,非得要跟朝堂上的百官對著乾呢?
正當陳忠在心裡胡亂琢磨時,劉廟村池塘裡的藕已經收得差不多了,楊大知縣也直接從躺椅上起身,對陳忠道“走吧,咱們先去沙窩村,待會兒還要去西河村。”
陳忠一臉懵逼的望著楊大知縣問道“還有兩個村子要去?”
楊大知縣嗯了一聲道“今天一共要跑三個村子,要是時間上能來得及就跑四個。”
說到這兒,楊大知縣又忍不住開始吐槽“各社早就讓人來縣衙裡跟本官說,讓本官去他們村子裡看采藕,偏偏蓮藕這破玩意兒也是門莊稼,不能一直拖著不采,所以本官也沒法子,隻能趕一趕時間,今天一天得把城西的幾個村都得跑一遍,明天再去城北的幾個村子。”
吐槽完後,楊大知縣又扭頭對跛五吩咐道“把這幾瓜藕都帶上,本官不能白跑一趟,這幾瓜藕拿回去炸藕夾。”
城西的劉廟村,偏南一些的沙窩村,偏西一些的西河村,再偏西北一些的鶴山,偏北一些的伏山,這些就是城西的幾個村子,基本上每個村子都得跑一遍。
然後,陳忠就眼睜睜的看著楊大知縣挨個村子跑一遍,挨個村子收下幾節蓮藕,直到太陽偏西,天色漸漸晚下來的時候,楊大知縣才帶著眾人回了縣衙。
一到縣衙,楊大知縣先是喊來廚娘,吩咐道“去把這些藕都洗一洗,挑幾塊好的炸成藕盒,剩下的再炒一些出來。”
扭頭看了看陳忠和禮部儀製清吏司的郎中、宗正寺的經曆,楊大知縣又補充了一句“再多弄幾個菜來。”
廚娘當即就應了下來,楊大知縣又開始對著陳忠等人大倒苦水“諸位看到了吧,真不是本官不願意學習各種禮儀,而是縣裡的破事兒太多,那些刁民一個個的欺負本官心善,非得要本官去看他們采藕、犁地、耙地什麼的,本官也實在是脫不開身。”
陳忠皮笑肉不笑的向著楊大知縣拱了拱手,說道“是,楊縣尊確實忙碌,以前是我等沒有弄清楚,一時之間誤會了楊縣尊。”
宗正寺經曆劉洋也跟著哈哈笑了一聲,說道“楊縣尊白天要操心整個縣的事情,晚上還要隨我等練習各種禮儀,當真是辛苦了。”
禮部儀製清吏司的郎中吳亮在心裡瘋狂吐槽你楊大知縣所謂的忙碌,就是跑到各個村子裡去躺著喝茶,順便再拿走百姓的藕?你忙你還有時間研究藕盒怎麼弄才好吃?
還有你陳忠,身為皇帝陛下身邊的大太監,你說你怕什麼呀,你怎麼就不能在他楊癲瘋麵前支楞起來呢?
還有你劉洋,你他娘的好歹也是個宗正寺的經曆,好歹也是個正五品的官員,你至於在他楊癲瘋麵前放低架子?
隻是心裡吐槽歸心裡吐槽,同樣是正五品的禮部儀製清吏司郎中吳亮卻也是滿臉堆笑,向著楊大知縣拱手說道“楊縣尊,本官昨夜和陳老公、劉經曆商量過了,許多不必要的繁文縟節咱們都去掉,儘量從簡。”
楊大知縣頓時滿意的笑了起來,對著三人說道“既如此,那就麻煩三位了。”
……
朱標帶著朱老二、朱老三和常氏兄弟幾乎是一路未停,趕在立冬之前就一路狂奔回了京城,把自己的所見所聞都告訴了朱皇帝。
而朱皇帝在聽完朱標這一趟的所見所聞之後,卻是直接派人把李善長和劉伯溫再一次喊到了乾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