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拖,但是學校這個事兒是不能再拖了。”
朱皇帝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咱打算讓天下各州縣都興建學校以教書育人,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先緩一緩。”
李善長直接拱手道“上位,興建學校、宣揚教化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兒,按理說微臣不該反對,可是如今國庫空虛,陛下要建許多學校,所需要的人力物料又從哪裡來?”
“更何況學校當中必有先生,這些先生們既有教書育人之責,則朝廷必須給予一定的薪糧月俸才是。如今我大明有上千州縣,即便每縣隻有兩個教書先生,每人每月給六鬥米,加起來也不是個小數目了。更何況有的縣人多,需要進學讀書的孩子們多,需要的教書先生也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這樣兒一來,國庫裡的錢糧可怎麼夠用?”
“上位不要忘了,徐達現在還在領兵北伐,國庫中就算有些剩餘的糧草,也隻能給北伐大軍備著,不能輕動。”
隨著李善長的話音落下,朱皇帝的心裡也難免有些不爽起來。
窮,窮,窮,一說起錢糧來就是國庫空虛!難道咱這個大明皇帝就不知道大明國庫是真他娘的窮嗎?
咱朱重八知道國庫空虛!
狗入的鐵鍋也真不是個東西,你說你跑就跑吧,你他娘的把金銀都席卷走是幾個意思?
現在可倒好,鐵鍋是他娘的不缺錢了,可是咱大明的國庫卻真是空虛到能跑老鼠了!
不過這事兒也不能光怪鐵鍋,劉伯溫也得背鍋,因為要不是他攔著,咱早就派兵去打倭國那些矮矬子了,到時候有金山銀山在手,咱還擔心沒錢蓋學校?
至於說寶鈔……雖然大明已經搞出來寶鈔,要發行推廣開來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就算有寧陽縣試行推行,起碼也得好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出個結果。
一想到寧陽縣,朱皇帝心裡就更加不爽了。
怎麼人家寧陽縣就能搞得這麼富裕,偏偏其他的州縣就不行?
說到底,還是其他州縣的那些官老爺們太笨又或者是他們根本沒有用心!
朱皇帝越想越是煩躁,乾脆冷哼一聲道“那依著善長兄的意思呢?”
李善長仔細斟酌一番,拱手道“上位,臣覺得不如先開府學,畢竟天下不過一百餘府,開府學的話,需要的教書先生數量會銳減,以後從府學出來的生員們有考不中進士的,也可以安排到其他州縣去做教書先生。”
劉伯溫也跟著拱手拜道“臣,附議。”
然而讓李善長和劉伯溫沒有想到的是,朱皇帝這一次卻是鐵了心要先在州縣裡搞學校。
朱皇帝直接說道“這樣兒吧,咱先下道旨意,讓天下各州縣自行檢查各自州縣當中的文廟,若是文廟當中的明倫堂還堪用,那就直接用做學校。”
“若是已經毀於戰火的,或者是不足以用做學校的,那就讓他們報上來,回頭或是征發徭役,或是工部派人去主持營建也罷。”
“至於教書先生的事兒,讓各州縣自行招募,能招募到教書先生的可以先開學,招募不到的就暫時不開學,等著朝廷給他們分配教書先生。”
“所需要的錢糧嘛……”
朱皇帝略微斟酌一番,說道“讓各州縣自行籌備,畢竟咱沒讓他們把所有的賦稅全部押解國庫,各個州縣的庫裡肯定是有點兒錢糧的,支應區區幾個教書先生的錢糧應該不難。”
“還有,教材的事兒,咱又有個新的想法,還需要善長兄和青田先生幫著咱一塊兒琢磨琢磨。”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奮鬥在洪武元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