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的棒子不必多說,向來講究“事大”的棒子們一直在胡元和大明之間反複橫跳。
東南的閩、浙一帶真假倭寇橫行,連帶著山東、南直隸等大部分沿海地區都不安穩。
南邊的交址、暹羅、占城和緬甸等國雖然表示臣服,但是李二鳳曾經說過: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這些藩屬都有過趁大明北伐的機會偷偷搶占大明地盤的黑曆史。
好嘛,四麵八方要麼是有仇的,要麼就是不乖的。
在這種情況下,朱重八能搞出什麼樣兒的經濟策略?
能搞出衛所軍囤以解決北伐糧草的需求,能利用匠戶製度來解決軍械的需求,這已經是在沒有工業化基礎的時代所能做出的最優解。
不過,這種情況也就到此為止了。
誰讓本官有上帝視角呢?
楊少峰微微一笑,對朱標說道:“殿下,想真真正正的,徹底解決掉胡元嗎?”
朱標微微一怔,隨即便向著楊少峰拱手說道:“請姐夫指點。”
楊少峰嗬的笑了一聲道:“敢問殿下,徹底解決胡元的難點在哪裡?”
朱標略微斟酌一番,說道:“徹底解決胡元的難點,其實就跟漢時匈奴、唐時突厥的問題一樣,草原之人閒時為民,戰時為兵,騎兵又來去如風……”
正當朱標盤點著解決胡元的難點時,楊少峰卻笑了笑,說道:“殿下想的岔了。”
朱標微微一怔,問道:“岔了?”
楊少峰嗯了一聲道:“殿下說的是與胡元打仗的難點,卻不是徹底解決胡元的難點。”
向著朱標告了聲罪,回到書房拿了紙筆回來後,楊少峰乾脆在紙上隨意畫了幾條線。
“這條線代表長城。”
“長城以北,降水量不如長城以南,土地沙漠化比較嚴重,不宜耕種。”
“由此,才導致了草原之民以遊牧為生。”
“而遊牧為生的最直觀後果就是沒辦法像中原百姓一般以耕種為生,隻能逐水草而居。”
“不能以耕種為生,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儲存糧食。”
“不能儲存糧食,就意味著無法應對白災、黑災和灰災。”
“逐水草而居,往往也就意味著他們可以搶完了就跑。”
“所以,這才是匈奴、突厥和胡元等遊牧民族一到冬天就會大舉南下劫掠的真正原因。”
朱標的臉色有些難看。
自家姐夫說的這些東西好驗證嗎?
很容易就能驗證。
隻要查一查曆代史書上關於下雨、下雪等等記載,再查一查北方諸多部落南下劫掠的記錄,隻要兩者之間能對應上,就說明自家姐夫說的是對的。
那麼真正的問題來了。
既然草原上不適宜耕種,那是不是就意味著哪怕大明能徹底乾掉胡元,也沒辦法真正長久占領草原?
草原上以後是不是還會冒出一個新的勢力?
朱標越想越是心煩意亂,過了好一會兒才望著楊少峰道:“姐夫……”
楊少峰笑了笑,說道:“殿下,草原百姓沒辦法以耕種為生,不代表他們不想穩定生活。”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