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朱皇帝的智商應該不是很高,大概跟七仔差不多。
或者說,朱皇帝一直都太小瞧了他的好大兒,也太高估了李善長和劉伯溫的底線。
就在朱皇帝暗自慶幸自己在寧陽縣,京城裡有好大兒替自己處理政務的時候,遠在京城的朱標正抓著李善長和劉伯溫開會,商量孩童案和鐵器案的善後事宜。
“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
原本的大明中書省左丞相,如今的大明內閣首輔大臣李善長,正笑眯眯的捋著胡須,給大明常務副皇帝朱標獻計。
“眼下幾百個官員的缺口,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找到合適的人手。”
“即便能從其他地方抽調官吏,以後也要想辦法補回去。”
“依臣之見,倒不如把恩科新錄的幾百個進士塞到駙馬爺手底下,讓他們一邊替駙馬爺打下手,一邊跟著駙馬爺學習怎麼當官,等這場案子結束,他們就可以直接外放做官,頂上那些被抽調的官吏的缺。”
劉伯溫跟著點頭附和:“寧陽縣出身的那些官員有多好用,殿下是知道的,這些新科進士縱然不比寧陽縣出身的那些官員,但是隻要能跟著駙馬爺身邊學到幾分本事,做個知縣總是合格的。”
朱標瞥了李善長和劉伯溫一眼,心說就你倆精明?
孤何曾不想把人手塞到姐夫手底下?
問題是這人哪兒有那麼好塞?
朱標微微歎息一聲,說道:“姐夫那邊本來就忙,再往他手底下塞幾百個進士,他能樂意?”
最起碼也得小龍團開路才行。
“最關鍵的是,姐夫他可是個雁過拔毛的性子。”
“這些人塞到他手底下還算容易,再想往回調,又豈是那麼好調的?”
不說肉包子打狗吧,也隻能做好十三出九歸的心理準備。
往他手底下塞三百個進士,能不能回來兩百個都不好說。
朱標伸手揉了揉額頭。
李善長卻捋著胡須說道:“啟奏殿下,臣有一計,去三百個進士,起碼能回來三百個。”
嗯?
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什麼?
去三百個進士,起碼能回來三百個,合著還有可能多回來幾個?
李善長再次捋了捋胡須,滿臉得意的說道:“敢問殿下,這三百個進士原本就是要外放做官,去頂那些空缺的,對吧?”
朱標點了點頭,李善長又繼續說道:“把他們派去其他地方頂缺是頂,頂登州府和寧陽縣的缺不也是頂?”
隨著李善長的話音落下,劉伯溫當即就挪了挪身子,試圖離李善長那個老匹夫遠一些。
好家夥,你所謂的從其他地方抽調官吏,合著是先從登州府開始抽調?
從登州府抽調三百個官吏,再塞過去三百個進士,楊癲瘋培訓他們的時間決定了他們什麼時候能上崗做官是吧?
論起薅羊毛的本事,老夫願意承認你李善長是天下第二!
朱標的眼睛也亮了起來。
這個辦法好!
本身這些官員缺口就是姐夫弄出來的,孤從登州府抽調官吏去補缺又有什麼不對?
而且,孤專門挑佐貳官和書吏們抽調。
一個縣裡抽兩個佐貳官再加八個書吏,他登州府十個縣就能抽調出一百個人。
登州榷場那邊起碼也能抽調二十個。
寧陽縣再抽調十個。
登州府本身再調二十個。
加起來就是一百五十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