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向劉伯溫使了個眼色,正打算站出來勸說,朱標卻又說了一句:“還有滿朝勳貴家的子弟,在入仕之前也得先去農場待上兩年。”
隨著朱標的話音落下,李善長原本想要勸諫的話語頓時又憋了回去。
完了,太子殿下被氣出毛病了。
他要動士紳,他要動讀書人,他甚至還要動勳貴家的子弟。
這是打算跟他姐夫學,徹底站到士紳和勳貴們的對立麵?
正當李善長琢磨著是不是要給朱皇帝寫封信,讓朱皇帝趕緊回來主持朝政時,朱標又意味深長的說道:“勳貴們與國同休,大明落敗了,勳貴們可就不值錢了。”
隨著朱標的話音落下,李善長和劉伯溫頓時皺起了眉頭。
道理確實是這麼個道理。
朱副皇帝的這些想法也是好的。
問題就在於,這些想法絕不能現在就去實施。
李善長皺著眉頭說道:“殿下諸般想法都是對的,也都是一番美意。”
“勳貴那邊,臣和誠意伯可以去跟他們說明白,相信他們也能理解。”
“但是號召天下讀書人去各地官營農場學習耕種這事兒,是不是先緩緩再說?”
朱標點了點頭,笑道:“孤剛剛已經說了,要先看登州農場的情況再做決定。”
……
剛剛離開皇宮,李善長就攔住了劉伯溫,問道:“青田兄怎麼看?”
劉伯溫直接翻了個白眼,答道:“善長兄怎麼看,基就怎麼看。”
你李善長的九族名單在閻王殿閃爍兩次,我劉伯溫的九族名單卻是在閻王殿反複閃爍,九族老小的一隻腳在閻王殿前反複橫跳,說不定哪天就會徹底栽進去。
你李善長是與國同休的韓國公,老夫也同樣是與國同休的誠意伯,你落不了什麼好兒,老夫也同樣落不了什麼好兒。
所以,殿下要對那些士紳和讀書人下手,我劉某人不主動遞上刀子,都是老夫這個禦史台都禦史的失職!
李善長乾脆也不再繞彎子,開門見山的說道:“青田兄難道不覺得殿下操之過急麼?”
劉伯溫頓時又翻了一個白眼,反問道:“殿下沒有立即推開這些事情,難道還不夠緩麼?”
“我知道善長兄是擔心有些人會狗急跳牆。”
“但是……”劉伯溫伸手指了指東邊的方向,說道:“殿下東宮裡多了一個百戶所的兵力做為護衛,而且這些護衛全都是寧陽縣出身,又或者是駙馬府親衛出身。”
“有他們在,就算有些人狗急跳牆又能怎麼樣?”
“更彆說上位和娘娘還在寧陽縣,二皇子和五皇子在登州,三皇子和四皇子在軍中。”
“說是狗急跳牆,可是那些人真敢跳出來?”
“不過是一群雞鳴狗盜之輩罷了。”
“好大事兒而惜身,見小利而忘義。”
“他們也就是能躲在幕後使壞。”
“真讓他們跳出來,隻怕他們還沒那個膽子。”
略微頓了頓,劉伯溫又補充道:“善長兄可彆忘了,現在負責孩童案和鐵器案的可是聲名在外的楊……駙馬爺。”
“以我之見,殿下能順勢提出這些,多半是已經提前跟駙馬爺研究過,甚至有可能已經得到了上位的首肯。”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