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中,戰備工作緊鑼密鼓的進行,而雲南方麵,戰事不等人,仗還在接著打。
明軍已經攻破敗退至隴川宣撫司中的緬甸殘部,緬甸丞相嶽鳳見大勢已去,便投降了明軍。
嶽鳳,他是個漢人,在雲南經商。就是這家夥竄動著緬甸進攻雲南的,並且被緬甸王封為丞相。
要不怎麼說,漢奸有時候比侵略者還要可恨呢。
嶽鳳就是典型的例子。
中軍大帳中,戚繼光升帳點將。
按照朝廷之前的任命,總理軍務的是黔國公沐昌祚。
可沐昌祚心裡明白,皇帝為什麼派戚繼光來,不就是讓戚繼光來指揮作戰的嘛。
沐昌祚知道自己的軍事能力肯定比不上戚繼光,而且,他們沐家是世襲罔替的國公,又世鎮雲南,做官已經做到頂了,什麼都不求了。
沐昌祚直接就把指揮權讓給了戚繼光,自己則坐鎮雲南,為戚繼光壓陣。
雲南巡撫劉世曾,有參讚軍務的權力,可以過問軍務,但同時他還兼理糧餉。
要命的就是這個兼理糧餉。
雲南之地,本就貧瘠,加上之前緬甸軍隊又打進了雲南,對雲南原有的經濟造成一定衝擊。
如今,各地援兵陸陸續續開進雲南,又成天打仗。
打仗,打仗,打的就是錢糧。
雲南如今是地方窮,士兵多,軍需大。
雲南巡撫劉世曾為了籌措糧餉,愁的呀,彆說過問軍務了,喝水都不舍得放茶葉了。
如今實際上的軍事指揮權,是在戚繼光的手裡。
中軍大帳中,戚繼光坐於上位,左右兩側,有四位高級將領。
廣西總兵呼良朋,貴州總兵戚繼美,還有因功被擢升為副總兵的鄧子龍和劉綎。
雖然明軍是由各地被征調到雲南來的,但在指揮上卻並沒有任何問題。
廣西總兵呼良朋,那是戚繼光在東南清剿倭寇時的老熟人,也是戚繼光的老部下。
貴州總兵戚繼美,那是戚繼光的親弟弟,就更不用說了。
劉綎,是劉顯的兒子。
劉顯,是與戚繼光、俞大猷同時期的抗倭名將,和戚繼光關係很好。
劉綎雖然為人桀驁,可麵對戚繼光,他還得恭恭敬敬的喊一聲世叔,一點也不敢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