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子龍,之前與戚繼光雖然沒有太多的交集,可麵對戚繼光,他也服氣。
因此,戚繼光在軍帳裡一坐,不用費勁整合各個部隊就能做到令行禁止。
戚繼光看向眾人,“諸位,如今三宣之地的緬賊已然被肅清,接下來我軍就要兵發雲南外邊的六慰之地。”
“蠻莫、孟密兩地的安撫司,孟養、木邦兩地的宣慰司,這幾個土司見我軍勢大,派人同我軍接洽,想要投誠。”
劉綎冷笑一聲,“就這幫子土司,沒一個好東西。”
“將軍,這些個土司在我大明和緬甸之間來回橫跳。緬賊勢大,他們便隨同緬賊一同兵發雲南,我軍勢大,他們就想著投誠,好事全讓他們占了。”
“依末將之見,這些個土司,就該拿刀一個個的全都砍了,保準沒一個冤枉的。”
廣西總兵呼良朋對劉綎的說法,深以為然,“這些土司蠻夷就那樣,跟牆頭草一樣,哪邊風硬就往哪邊倒。”
“將軍,末將奉命鎮守廣西,廣西境內的土司也有不少。其中不乏有心向我大明的,但也有鬨事反叛的。”
“對付這些個土司,唯有動兵,隻有把他們打服了,打怕了,他們才會消停。”
“最近朝廷又沒有軍令下來,咱們這離京師千裡之遙,光靠軍令也白搭,還得咱們自己決斷。”
“末將的看法與劉將軍相同,那些土司,該留的留,該殺的殺,決不能手軟。”
戚繼光略作思考,“六慰之土司,不能與我大明境內的土司相提並論。”
“孟養、木邦二宣慰司,管轄之地極廣,不能貿然行動。”
“我軍下一步就要進攻緬甸重鎮阿瓦,必然要經過木邦宣慰司。既然這些土司想要向我軍投誠,那不妨先接受他們的投誠。”
“土司兵能夠成為緬甸的仆從軍,那為什麼就不能成為我大明的仆從軍。”
“劉綎,你率軍去蠻莫,招撫那些土司,並讓他們派兵隨我軍一同攻打阿瓦城。”
“讓王千戶和你一塊去,屆時祭拜一下靖遠侯王驥的神位。”
戚繼光口中的王千戶,是靖遠伯王學禮的兒子王繼芳。
朱翊鈞曾下令英國公、魏國公,挑選南北兩京的勳貴子弟前往雲南隨軍,王繼芳就在其中。
初代靖遠伯名為王驥,是明朝曆史上第一位因軍功而封爵的文臣。
麓川,就是王驥率軍平定的。也是在麓川之戰後,王驥積功封靖遠伯。
王驥平定麓川之後,與各部諸蠻在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立石為界,“石爛江枯,爾乃得渡”。
諸夷震怖,曰:“自古漢人無渡金沙江者,今王師至此,真天威也。”
王驥在當地土司心中,那就是諸葛亮轉世,那都當神靈一樣供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